

1.指夜半的報時炮聲。清末晩上報時以放炮為主,打更為輔。天初黑放頭炮,八九點鐘放二炮,十一二點放三炮,天將亮時放天明炮。
1.梭子蟹。
1.代詞。稱自己和對方以外的若干女性。
〈方〉姐妹①b、②你們~幾個?ㄧ~仨里頭就數她最會說話。
①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年紀比自己大的女子。②同族同輩而年紀比自己大的女子(一般不包括可以稱做嫂的人)叔伯~。
姐夫。
1.解下馬鞍。表示停駐。
1.免官。
1.表白。
1.松綁。
1.亦作"解牓"。
2.唐宋時解試中式的榜文。
1.見"解榜"。
1.謂選送應舉者參加大比。
1.脫掉隱士的麻衣。指入仕。
1.離職;免官。
1.中醫稱服藥而使病人出汗去風退熱。
1.廢棄。
1.解除武裝,停止戰爭。
1.解除權柄。
1.解送調撥。
1.猶剖析。
1.見"解駁"。
1.謂解囊相助。
1.方言。弄不懂。
1.謂開葷。
1.猶解勸。
2.猶消散。
在食欲上得到了滿足(多指吃到想吃到的食物)這一頓包子真~。
1.猶解批。
1.醒酒;消除酒病。
1.脫落。
1.地名。以產鹽著名。在山西西南部運城東南。
1.雪除恥辱。
1.亦作"解讎"。亦作"解讎"。
2.消除怨仇。
排解憂愁或愁悶。
1.猶解舍。
1.開船。
1.即解狀。
1.謂以祠祭解罪求福。
1.猶消愁。
1.離散逃竄。
1.謂相談說而勉勵仕進。
解釋回答(問題)《幾何習題~》ㄧ他無法~我的提問 。
1.謂出仕。語出《后漢書·周盤傳》"居貧養母,儉薄不充。嘗誦《詩》至《汝墳》之卒章,慨然而嘆,乃解韋帶,就孝廉之舉。"李賢注"以韋皮為帶,未仕之服也。求仕則服革帶,故解之。"
2.解開衣帶。表示熟不拘禮,或表示閑適。
1.亦作"解殆"。
2.松懈懶惰。
1.見"解怠"。
1.典質,抵押。
1.即當鋪。
1.見"解民倒懸"。
1.消災求福的一種祭祀活動。
1.懂得;知道。
2.猶能吟,會吟。
3.講述,訴說。
1.解送典鋪,抵押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