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唐張崇貪縱不法,借故征斂錢財的名目。
1.同"敲碁"。
也作敲撲”。鞭笞的刑具執敲樸以鞭笞天下。也指鞭笞吾不忍民之死于敲撲也|受其敲撲而不知痛。
1.亦作"敲棋"。
2.著圍棋。以每一舉棋必斟酌推敲之,故云。
1.謂羲和御日車,鞭之使快行。
1.方言。槍斃。
1.見"敲山振虎"。
1.敲擊火石以取火。
2.喻時光短促。
1.嚆矢。響箭。
1.指銀錠。古代銀錠上都敲印著圓絲紋,故稱。
1.詈詞。該打的東西。
1.猶推敲。謂斟酌字句,反復琢磨。
1.敲詐剝削。
1.形容受冷后上下牙抖動相碰。
1.猶嗑牙料嘴。斗嘴,耍嘴皮子。料,通"撩"。
1.謂推敲吟詠詩句。
在我國,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威脅、要挾等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財物的行為。不同于詐騙罪,該罪采取欺詐手段,且有詐騙財物數額較大的限制;本罪則采取威脅、要挾等手段,且不論勒索財物數額的大小。
1.見"敲詐勒索"。
1.見"敲釘錘"。
利用他人的弱點或找借口來索取財物或抬高價格你怎么敲竹杠敲到我頭上來了?
1.亦作"鍬鍤"。
2.即鍬。掘土器的一種。
1.比喻逼迫﹑摧殘他人的手段。
1.見"鍬镢"。
1.古代專事挖掘的工兵。
1.多石不平貌。
2.古津渡﹑城名。故址在今山東茌平西南古黃河南岸,城在津東。
1.即炮車。古代攻戰的器械。
1.正確恰當。
1.真實可靠的證據。
1.高冠名。
1.猶反切。
2.為韻書名。依反切發聲以分音,收聲以分韻,故曰切韻。隋陸法言等撰,對后世影響很大?,F存殘本,為研究中古漢語語音重要資料。
1.切實查照。舊時公文用語。
1.謂切諫時政弊端。
1.切要中肯。
2.猶言擊中,準確說中。
1.即反切。用兩個字拼切出另一字的讀音。
1.草名。
1.一種制作精致的懸,俗稱荷包。隨身佩帶作飾件,備放零錢或什物用。《宋史.輿服志六》載所獲亡金國寶,內有絲袍﹑玉帶﹑銷金玉事﹑皮茄袋等法物。
1.蓮蓬。
雙子葉植物綱的一科。草本、灌木或小喬木。花萼大多五裂,花冠合瓣,有五個裂片。果實為漿果或蒴果。分布于溫帶和熱帶。包括番茄、茄子、辣椒、馬鈴薯等蔬菜,煙草等經濟作物,枸杞、顛茄等藥用植物。
1.一年生草本植物。葉橢圓形,花紫色,果實倒卵形或長圓形,色紫,亦有淺綠色或白色的,是普通的蔬菜。
又稱落蘇”。雙子葉植物,茄科。在熱帶是多年生灌木,在溫帶作一年生草本栽培。葉倒卵形或橢圓形。葉、葉柄和莖枝上有尖刺?;ǖ匣虬咨?。漿果圓形、長條形或倒卵形,黑紫、綠或白色。中國普遍栽培。嫩果是夏季主要蔬菜。
1.并且。
1.方言。等不到。
1.猶該當。
1.猶言試想,試問。
2.猶言試看,且看。
1.猶言姑且再。
1.粗陋。且,通"粗"?!赌印ぜ鎼巯隆?當文公之時﹐晉國之士﹐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練帛之冠﹐且苴之屨﹐入見文公。"孫詒讓間詁"畢云且當為粗。王云且苴即粗粗……《廣雅·釋詁》粗﹑麤﹑大也。案王說是也。"且苴之屨﹐指粗惡的草鞋。一說﹐即粗麻。
1.猶暫且???,助詞。
1.猶況且。
1.本為漢代西南地區小國之名。武帝于其地置故且蘭縣,屬牂柯郡。見《史記.西南夷列傳》﹑《漢書.地理志上》。地約在今貴州福泉縣。
1.暫且慢著。
1.漢代西域國名。有東﹑西兩且彌,其后合為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