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迄功"。
1.親夫。
1.古代喪禮制度規定的本等喪服。
1.根本福利。
1.指自己所在的府署。
2.舊時知府的自稱。
1.該婦。
2.自己的妻子。
1.指經營農業致富。與"末富"(經營工商業致富)相對而言。
1.亦作"本干"。
2.樹木的根干。
3.常用以比喻事物的主體。
1.原來的規格等級。
安哥拉重要港市。人口155萬(1983年)。漁港。工商業中心。有制糖、糧食和水產加工等工業。礦石和農產品輸出港。
南大西洋東部的寒流。西風漂流的一部分在非洲西海岸轉向北上,經安哥拉西岸本格拉港繼續北上,最后匯入南赤道洋流。
1.草木的根干。
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
3.根基,基礎。
4.指基地。
5.本原,初始。 6.指最初的。 7.根由,根源。 8.喻指帝室。 9.喻指家鄉,故土。
1.指開初以宮聲為主的調式。
1.原價。
1.謂人民安居樂業則國家太平。
(樹木)主干強固,枝葉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礎鞏固了,其他部分才能發展。
1.原來,原先。
1.原任官職。相對于后之兼職而言。
2.指本部門的主管官員。
3.舊時官吏的自稱。
4.該官,此官。
1.自己的任所。
2.主管。
1.原籍。
1.猶成議,成約。
1.自己的國家。
2.祖籍所在的都邑。
1.原來的官號。
2.店﹑鋪的自稱。
1.自己的心跡;自己的心愿。
2.本來的心愿。
1.本來的善意。
2.指本土的惠政。
1.指糧食。
又稱本地振蕩器”。超外差接收機中,對不同接收頻率都產生高一個中頻的射頻的振蕩器。被接收信號與射頻振蕩在變頻器中進行頻率變換,產生調幅中頻。中頻一般為465千赫。為跟蹤調諧,采用連軸的雙連電容器實現統調。
1.基地;地基。
1.原籍,本貫。
1.根本之計。
2.原來的打算。
紀傳體史書中帝王的傳記,一般按年月編排重要史實,列在全書的前面,對全書起總綱的作用。
同宗族的人~兄弟。
〈方〉指當事人~不來,別人不好替他作主。
1.主力部隊。
2.該甲。甲,舊時戶口編制單位。
1.本身的價格。
1.謂一支軍隊原來的將領。
1.謂農事。
2.根本性的教育。
3.藏族地區固有的宗教,崇奉鬼神和自然物,尚巫術。佛教傳入前,在吐蕃社會中占統治地位。八世紀后勢力逐漸衰微。在與佛教的長期相互斗爭中,吸收佛教的部分教義,逐漸形成類似喇嘛教的一個教派。藏語稱"本波"。也叫"缽教"﹑"笨教",俗稱"黑教"。
1.亦作"本屆"。
2.猶本期;本次。
①存款者或放款者拿出的錢(區別于‘利息’)。②經營工商業的本錢;營業的資本。
1.據以進行傳解的經書。
2.指本人所治之經。
1.亦作"吊頸"。
2.上吊自殺。
同‘調卷’。
1.吊打拷問。
1.亦作"吊拷繃扒"。同"吊拷絣把"。
1.亦作"吊拷絣把"。
2.捆綁起來吊打。
1.同"吊拷絣把"。
1.亦作"吊客"。
2.吊喪者。
3.兇神。主有疾缽泣等事。
1.吊祭且哀哭之。
又稱掛蘭”。單子葉植物,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有圓柱形肉質根和短的根狀莖。葉叢生。夏季開白花。外形似蘭,故名。通常作為懸掛室內的觀賞花卉。
1.亦作"吊籃"。
2.升降機上運送人上下的籃狀裝置。
1.吊祭存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