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完工﹔竣事。
1.指險惡的激流。
2.輕浮陰險。
3.浮淺偏狹。
1.亦作"浮懸"。
2.不定。
3.懸空貌。
①(過去經歷的事情)再次在腦子里顯現往事又~在眼前。②呈現;顯露臉上~出笑容。
1.飄溢的香氣。
1.猶浮游。
1.謂響聲飛揚。
①頭腦里涌現的感想~聯翩。②回想獨對孤燈,~起一幕幕的往事。
1.形容眾多的想象不斷涌現出來。
1.虛耗。
1.見"浮疏"。
1.浮躁;不踏實。
1.浮動不安的情緒。
物體在流體表面(如船在水面)或在流體中(如氣球在空氣中)浮于一定平衡位置的能力。
1.《莊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成玄英疏"夫圣人動靜無心,死生一貫。故其生也,如浮漚之蹔起,變化俄然;其死也,若疲勞休息,曾無系戀也。"后以"浮休"謂人生短暫或世情無常。
1.腐朽無用。
1.華而不實。
2.空虛。
3.指魏晉清談的虛無玄理。
4.中醫名詞。指虛腫。
1.謂嘈雜喧嘩。
1.見"浮縣"。
1.謂梳高髻。
1.浮淺的學問。
1.亦作"浮煙"。
2.飄動的煙氣或云霧。
1.無根據的話。
2.浮華不實的言論。
3.空乏不切實際的語言。
4.表面的應酬話。
1.宋制,場鹽例由官收,各有定額,額外所馀謂之"浮鹽",與"正鹽"相對。
1.表面地推演。
①縈繞不已心嬋媛而傷懷。②樹枝牽連的樣子結根竦本,垂條嬋媛。
1.讒毀誹謗。
1.讒毀﹐誹謗。
1.讒毀欺蒙。
1.因進讒而被寵幸。
2.指進讒而被寵幸的人。
1.被人用來制造讒言的把柄。
1.如洶涌波濤之讒言。
1.讒毀和諂諛。
2.好讒譖諂諛之人。
1.好讒害人之佞臣。
1.見"讒唇"。
1.猶讒害﹐讒毀。
1.猶讒言。
1.猶讒慝。
1.誹謗詆毀。
1.春秋魯鼎名。
1.讒毀誹謗。
1.亦作"讒妒"。
2.忌妒陷害。亦指忌妒陷害他人的人或話。
1.以讒言攻人之短。
1.讒毀。
1.見"讒貳"。
1.讒害猜疑。
1.讒言誹謗。
1.讒人。
1.見"讒構"。
1.詆毀詬辱。
1.以惡言或咒詛等邪術加害于他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