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凄涼不安。
1.手﹑腳先后著地,向前跳躍或側向翻身。
1.采花,摘花。
2.打水激起浪花。
3.閑談,說笑。
4.方言。扯謊。
戲曲傳統劇目。一對逃荒夫婦,沿街賣唱鳳陽花鼓,遭富家子弟戲弄卻只能強顏歡笑。
1.戲劇界謂涂面。
1.方言。地滑站不住,行走不穩。
1.古代一種滑冰游戲。
1.同"打滑"。
1.猶募化。
1.對話,交談。
1.呼喚。
1.猶調換。
1.見"打簧表"。
1.懷表的一種。又稱問表。能按時發出聲響,或按推桿使它報出時間,便于夜間或盲人使用。舊時進口的打簧表,大都是金殼,頗為貴重。簧,亦作"璜"。
1.方言。撒謊。
1.亦稱"打如愿"。
2.相傳廬陵商人歐明遇彭澤湖神青洪君遣吏相邀,以婢如愿許之。明攜之歸,意有所愿,如愿輒使得之,數年大富◇不復相愛。正月歲朝雞初鳴,明呼如愿不起,怒欲捶之,愿走入糞堆而去。明以愿仍在其中,以杖擊之使出;不得,因曰"汝但使我富,不復捶汝也。"見《太平御覽》卷四七二﹑卷五百引《錄異傳》﹑宋高承《事物紀原.歲時風俗.捶糞》◇民間于正月初一雞鳴時,輒往灰堆間捶打,謂能致富,本此。
1.方言。謂遭到拒絕。
1.轉身回去。
1.見"打諢"。
1.亦作"打顐"﹑"打渾"。戲曲演出中演員即興說趣話逗樂。
2.取鬧;說趣話哄笑。
1.用打火刀敲擊火石以取火。參見"打火刀"﹑"打火石"。
2.生火,燒火。
3.旅途中休息做飯。
4.謂用樹枝等將森林火災打滅。
1.用來敲打火石的刀形鐵片。
1.客店,旅舍。
一種小型取火裝置。燃料現多采用可燃性氣體。主要由發火機構和貯氣箱組成。按發火方式可分為火石鋼輪、壓電陶瓷、磁感應、電池打火機等。
1.指一種經打火刀沖擊后能發生火花的天然燧石。
1.結伴;合伙。
2.大家;全體。
1.方言。謂男女戀愛。
1.擊;撞擊。
2.加以攻擊,使對方遭受失敗﹑挫折。
3.猶刺激。
1.對揭露自己缺點﹑錯誤的人進行壓制陷害。
1.見"打饑荒"。
1.比喻旁敲側擊地漫罵,以發泄對某個人的不滿。
1.量米時使斛里的米周圍與斛口相平而中間洼下,以進行克扣貪污。
1.攔路殺人搶劫。
1.鞭笞背部。古時肉刑的一種。亦用作詈詞。猶該死。
1.謂經手人從中索取好處費。
指結伙上門搶劫財物這伙人占山為王,專門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使百姓遭殃。
1.謂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搶奪財物。
1.見"打家劫舍"。
1.打家劫舍的盜賊。
1.還價。
1.互相爭斗毆打。
旅途中歇息飲食客官是打尖還是住店?
1.方言。做服裝時在需要有伸縮處作折疊而縫合其一端。
1.用武力奪取政權。
1.造紙的主要生產工序。紙漿放在打漿設備中進行機械攪拌處理,使紙漿纖維分散開,均勻地懸浮在水里。
1.方言。說;談。
1.以武力降服對方。
2.猶打行。
1.見"打交道"。
1.打交道。
1.交往;廝混。
1.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