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猶言頹垣廢井。
1.受罪。
蛋的腌制品。將禽蛋用酒糟、鹽及醋腌4-5個月即成。蛋殼經剝蝕而成軟薄膜,蛋白似乳白膠凍,蛋黃柔軟呈橘紅色或黃色。香濃可口,不用烹飪即可食。
1.釀酒作坊。
1.糟蹋損害。
1.酒漿。
1.見"糟糠"。
酒糟糠皮是窮人賴以生活的食物。常用以形容窮困共患難糟糠人家|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酒。
酒糟、豆渣等粗劣食物。比喻無價值的東西棄其糟粕,取其精華。
1.糟粕。
1.方言。破壞騷擾。
1.粗劣的食物。
2.用酒糟腌制的食品。
1.蹂躪;侮辱。
2.損壞。
1.泛指魚網。
1.砫繳。獵取飛鳥的射具。
1.漁人。
1.見"罾?"。
1.泛指魚網。
1.泛指捕魚的用具。
1.光芒四射﹐非常明亮。
1.閃光耀眼。
1.明亮耀眼。
1.見"锃明徹亮"。
1.明亮耀眼貌。
1.見"甑塵釜魚"。
1.《后漢書.獨行傳.范冉》"所止單陋,有時絶粒,窮居自若,言貌無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云,釜中生魚范萊蕪。'"范冉字史云,桓帝以為萊蕪長◇以"甑塵釜魚"形容家貧斷炊已久。亦省作"甑生塵"或"甑塵"。
1.束甑的帶。
2.作藥用。
1.《后漢書.郭太傳》"﹝孟敏﹞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以"甑墮"謂破敗。
1.陶制烹飪器。泛指粗陋的瓦器。
1.甑底的竹箄。
1.見"甑塵釜魚"。
1.豆豉的一種。
1.甑帶。《淮南子.說山訓》"琬琰之玉在洿泥之中﹐雖廉者弗釋;弊箄甑甴在袇茵之上﹐雖貪者在搏。"高誘注"甴﹐甑帶。"參見"甴"。
1.見"贈刀"。
1.《左傳.文公十三年》載晉大夫士會奔秦,晉恐士會為秦所用,就派魏壽馀到秦策動士會回晉。士會離秦時,秦大夫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杜預注"策,馬檛。"后即以"贈鞭"喻策馬快行。
1.送別時以物品或詩文言詞等相贈。
1.獎品。
1.《左傳.文公十三年》載晉大夫士會奔秦,晉恐士會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國。士會離秦時,"繞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孔穎達疏引服虔曰"繞朝以策書贈士會。"后即以"贈策"謂致送書信或臨別贈言。
2.《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秦穆公曾七日而寤,寤之日,對公孫支與子輿說,曾見天帝,天帝告以晉國將大亂等事。公孫支書而藏之,是為秦策◇用"贈策"謂天授其旨意。
1.贈送以示酬勞的東西。酬,同"酬"。
1.《禮記.檀弓下》"子路去魯,謂顏淵曰'何以贈我?'……﹝顏淵﹞謂子路曰'何以處我?'"后以"贈處"為朋友分別時互贈勉勵之言的典故。
1.贈送賞賜。亦指贈送賞賜的財物。
1.謂以詩文互相贈送酬答。
1.《晉書.王覽傳》"初,呂虔有佩刀,工相之,以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謂祥(王祥)曰'茍非其人,刀或為害。卿有公輔之量,故以相與。'祥固辭,強之乃受。祥臨薨,以刀授覽(祥弟王覽)曰'汝后必興,足稱此刀。'覽后奕世多賢才,興于江左矣。"后世因以"贈刀"為贊許別人堪負重任,前程遠大之典。
1.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給官員已死父母及祖先的典禮。封(存者稱封)贈之制,起于晉宋,至唐始備。所贈官爵品位以及受贈的輩份歷代不同,漸后漸優。
1.贈送車馬等以助人送葬。
1.送花。
1.古代朝廷對官員家屬賜以爵位和稱號。
1.贈送財物以助治喪。
1.指古代官員和家屬死后被朝廷追封爵位和稱號。
1.古代敬稱官員的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