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編撰傳記。
1.奮力擺脫。
1.勉力趕做。
1.(掙,今讀zhēng)用力支撐或擺脫。
用力支撐或盡力擺脫垂死掙扎|拼命掙扎|掙扎著從地上爬起來。
1.發呆貌。
1.掙扎,振作。
1.煠。
1.猶兇猛。
兇惡可怕面目猙獰。
1.獨行貌。
1.即鉦鼓。古代軍旅常用以指揮進退﹐故亦引申為戰爭﹑禍亂。
1.即鐃歌。軍樂。
1.鉦和鼓。古代行軍或歌舞時用以指揮進退﹑動靜的兩種樂器。
2.并稱以言兵事。
1.指銅鑼。
1.即鉦鼓。
1.掌管鳴鉦擊鼓之事的官吏。
1.高峻貌。
2.形容卓越不凡。
3.深貌。
1.獸名。即豪豬。
1.見"睜察"。
1.亦作"睜叉"。
2.瞪著眼看。
1.張開眼睛。
2.喻指識字的人。
1.裝模作樣。
1.見"睜眼瞎子"。
1.喻指不識字的人,文盲。
1.比喻遇事容忍,故作不知,得過且過,以免糾紛。
1.睜大眼睛﹑定睛直視的樣子。
2.癡呆懵懂貌。
1.見"睜一眼閉一眼"。
1.見"睜一眼閉一眼"。
1.比喻進退維谷,走上絕路。
1.比喻自作自受,心甘情愿。
1.亦作"聈長"。
2.年老長者。
1.年老賢德之人。
1.亦作"聉德"。
2.年高有德之人。
1.亦作"聉耋"。
2.老年人;老前輩。
1.亦作"聈老"。
2.年高有德的賢人。
3.指老成人。
4.高壽。
1.語出《書.君奭》"聇造德不降﹐我則鳴鳥不聞。"孫星衍疏"言天不降下老成德之人﹐我則猶望鳴鳳之不可聞也。"后以"聇造"指老成或老成之人。
1.象聲詞。常形容金屬撞擊聲﹑樂器演奏聲﹑流水聲等。
1.同"錚摐"。
1.見"錚明瓦亮"。
1.象聲詞。形容聲音洪亮。
1.象聲詞。形容聲音洪亮。
1.比喻出類拔萃。
1.閃光耀眼﹐非常明亮。
1.錚亮。
1.擦磨。
1.象聲詞。玉石等撞擊聲。
1.同"錚摐"。
1.象聲詞。常形容金﹑玉等物的撞擊聲。
2.比喻堅貞﹑剛強。
3.比喻聲名顯赫﹐才華出眾。
4.比喻言詞剛勁有力。
1.《后漢書.劉盆子傳》﹕"卿所謂鐵中錚錚﹐傭中佼佼者也。"后以"錚錚佼佼"形容出類拔萃﹐不同一般。
1.比喻人的剛正不阿﹐堅強不屈的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