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水體的污染物超過水體自凈能力,使水的使用價值降低的現象。大多由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所引起。按水體的類型,分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按污染物類型,分有機污染、需氧物質污染、營養物質污染、病原體污染、重金屬污染、難降解有機物污染、熱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1.應允。
1.容納排泄。
1.乘興。
1.頭戴星光,腳踏草地。形容早出晩歸辛勤勞作。
1.承受美善。
1.順序繼承。
1.承繼皇統。
1.繼承延續。
1.繼承發揚。
1.學習和繼承師說。
2.謂從事學問。
1.接受教令或教誨。
1.順承尊長的顏色。謂侍奉尊長。
1.南唐墨工李承晏所制墨。
1.遵命從事。
2.繼承先代的基業。
1.秉承意旨;逢迎。
1.恩蔭授官。
1.招認罪行。
1.捧印。
2.接受印刷。
1.指妓女﹑藝人應宮廷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
1.歡迎;接待。
1.古代寶劍名。《列子.湯問》記孔周有三漿光﹑承影﹑宵練﹐"承影﹐將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際﹐北面而察之﹐淡淡焉若有物存﹐莫識其狀。其所觸也﹐竊竊然有聲﹐經物而物不疾也。"
1.因襲,沿用。
1.奉承取悅。
1.傳說為黃帝樂曲。
2.衣領。
1.應允。
1.秉受天命。
2.接受運輸。
1.承受裝載。
1.蒙受恩澤。
2.寶扇。
1.認罪招供。
1.奉詔旨。
1.見"承值"。
1.亦作"承直"。
2.當值;侍奉。
1.亦作"承指"。逢迎意旨。
2.接受圣旨。
3.官名。唐代翰林院有翰林學士承旨,位在諸學士上。凡大誥令﹑大廢置﹑重要政事,皆得專對。宋元仍其制。元趙孟俯曾為此官,世稱趙承旨。明廢。參閱唐元稹《翰林承旨學士記》。又五代樞密院有樞密院承旨﹑副承旨;宋代樞密院有都承旨﹑副承旨。初用武臣,后參用文臣。參閱《文獻通考.職官十二》。
1.見"承旨"。
1.迎合意旨。
2.繼承大志。
1.謂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
2.稱開府承制之官。
1.奉上禮品。
1.指承受宗廟與喪祭的重任。封建宗法制度,其人及父俱系嫡長,而父先死,則祖父母喪亡時,其人稱承重孫。如祖父及父均先死,于曾祖父母喪亡時,稱承重曾孫。遇有這類喪事都稱承重。
2.承受重量。
1.收到上級公文轉交下級,或收到下級公文轉送上級。
1.總攬。
1.接受加工。
1.觸動;撥動。
1.傳說中取人內臟的惡鬼。
2.象聲詞。
1.觸犯,觸動。
2.感觸。
1.指橙橘類的果品。
1.見"棖阤"。
1.亦作"棖臬"。
2.古代門兩旁的長木和門中間的豎木。
3.指家門。
1.即橙子。
1.謂遵守信用﹐說到做到。
1.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