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涼衫便帽。宋代士大夫閑居時的裝束。
1.謂褒揚和貶抑。
1.太平。
1.漢范式與張劭為友。二人并告歸鄉里,式謂劭曰"日后二年當還,將過拜尊親見孺子焉。"乃共約定日期,至日,式果到,升堂拜母。飲盡歡而別。事見《太平御覽》卷四○七引三國吳謝承《后漢書》。古代摯友相訪,行登堂拜母禮,結通家之好,表示友誼的篤厚。
語出《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由指孔子的弟子子路。古代宮室前為堂后為室,故升堂比喻剛剛入門,入室比喻達到更高境界。意謂子路學業才小有成就,尚未臻于更高境界◇以升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藝由淺入深,臻于很高境界。
1.騰躍;向上升起。
2.升官,發跡。
3.修道成仙。
1.上升于天界。
2.舊時稱人死亡。
3.南宋時福建羅源等地的一種喪葬習俗。死者火化后,將其骨灰凌風揚向天空,謂之"升天"。
1.登高遠眺。
1.登上廳堂。
1.上聞。
1.佛教凈土宗謂西天為極樂世界。升西天初指和尚死亡,后亦泛指一般人的死亡。
1.太陽升起。
1.古代西方一些部族的人死后火葬,稱為"升霞"。
2.得道仙去。
1.成仙。
2.舊時謂人死亡。
1.橋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北。因漢司馬相如過此題字勵志而著名。相傳為秦李冰所建。
1.指周靈王太子王子晉。《資治通鑒.唐則天后圣歷二年》"二月,己丑,太后幸嵩山,過緱氏,謁升仙太子廟。"胡三省注"升仙太子,周王子晉也。世傳晉升仙后,桓良遇之于嵩山。曰'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頭。'果乘白鶴駐山頂,舉手謝時人而去◇人因為立祠,后加號升仙太子。"
1.登上險要處。
航空器在規定條件下,靠本身的動力上升能達到的最高飛行高度。分靜升限和動升限兩類。前者是飛機能進行平飛的最大飛行高度◇者是飛機通過躍升動作所能達到的最高高度。直升機的靜升限是垂直上升時,垂直速度和水平速度都等于零時懸停的最高高度;動升限是向前爬升所能達到的最高高度。
1.騰空。
1.晉升。
1.道教謂得道升天。
1.古時指進入太學或國學。
2.謂由低一級學校進入高一級學校。
1.加大壓力。
1.提升,升遷。
1.唐長安宮殿名。
1.中藥名。由汞和雄黃﹑火硝等煉制而成。有黃﹑紅兩種,稱黃升(黃升丹)﹑紅升(紅升丹)。為外用要藥,主治癰疽﹑疔瘡等癥,能搜膿﹑拔毒﹑去腐﹑生肌。
1.升起光華。喻指皇帝登基。
1.古代因祖先官職﹑功勞而得到朝廷敘用升官﹐叫"升蔭"。
1.提拔;引用。
2.登上。
3.逐漸升高延伸。
1.提拔任用。
1.登車,上車。
1.登越。
1.法帖名。南唐后主李煜出所藏古今法帖刻石,有"升元二年三月建業文房模勒上石"字樣,故稱。
1.古代一種細布。
1.猶升遐。
1.提高賦稅的等級標準。
1.謂古代元帥或主帥進入中軍帳聽取軍情,發號施令◇多比喻升到主導地位。
1.升旗。
1.升登;攀登。
2.升遷;提升。
1.古帝王祭天上告成功。《禮記.禮器》"是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鄭玄注"升,上也。中,猶成也。謂巡守至于方獄,燔柴,祭天,告以諸侯之成功也。"后以"升中"指祭天。
1.上飛。猶騰達。
1.量糧食的器具,容量為一升。
又稱舉阻比”、空氣動力效率”。飛機飛行中,在同一迎角的升力與阻力的比值。其值隨迎角的變化而變化,此值愈大愈好,低速和亞聲速飛機可達17~18,跨聲速飛機可達10~12,馬赫數為2的超聲速飛機約為4~8。
1.見"升座"。
1.謂帝王登基。
1.亦作"升坐"。
2.登上座位。
1.同"生魄"。
1.生出光明。《莊子.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陸德明釋文"崔云'白者,日光所照也。'司馬云'室比喻心。心能空虛則純白獨生也。'"唐白居易《奉和李大夫題新詩.忘筌亭》"只開新戶牖,不改舊風煙。虛室閑生白,高情淡入玄。"一說,謂產生純潔的道心。
1.機械地搬用別人的經驗﹑方法等。
1.佛教謂來生受報應。三種因果報應之一。
1.為活人立的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