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年幼庸懦的君主。
1.新作的詩詞。
2.新產生的詞語。
3.沒有學過的詞語。
1.形容極新﹐多指服裝。
1.新鮮脆嫩。
1.猶新綠。
1.指在城市﹑農村新建的居民點。
指西半球的陸地,即南、北美洲。相對于亞歐大陸、非洲大陸等舊大陸而言,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首先到此。
1.原指清朝末年以康有為為首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派﹐即維新派◇亦稱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派或泛稱新派。
2.歷史學家稱北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主張實行王安石新法的政治派別。
壁畫。墨西哥西凱羅斯作于1945年。采用新現實主義”手法,塑造了一個掙脫了手上鎖鏈的婦女形象,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新的民主的呼喚。整個畫面用濃烈的紅色,加以獨特的透視效果,給人以強烈的感染。
1.新近進用;新近擢升;新近及第。
2.谷物新熟。
1.新建的第宅。
1.新的法令﹑制度。
2.新的典故。
1.新征收的調稅『末魏晉每年按戶向民間征收絹綿,稱戶調。
2.新創制的曲調。
1.新到成丁年齡的男子。
2.新添的人口。
1.元代名匠彭均寶燒窯于霍州﹐制品胎薄質細﹐凈白尚素﹐仿北宋定窯﹐故稱為"新定窯"。又稱彭窯。參閱明曹昭《新增格古要論.古窯器論.彭窯》。
1.新的標準尺度。
1.婦女新畫的細眉。
1.謂刀剛從磨刀石上磨好。形容刀刃鋒利。硎﹐磨刀石。語出《莊子.養生主》"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
2.比喻初露鋒芒。
1.新制定的法令。
2.指新的歷法。
1.新改編。
1.新建成的房屋。
2.新婚夫婦的臥室。
1.剛配上馬鞍供騎坐的烈馬。
1.縣名『高祖七年置﹐唐廢。治所在今陜西省臨潼縣西北。本秦驪邑『高祖定都關中﹐其父太上皇居長安宮中﹐思鄉心切﹐郁郁不樂。高祖乃依故鄉豐邑街里房舍格局改筑驪邑﹐并遷來豐民﹐改稱新豐。據說士女老幼各知其室﹐從遷的犬羊雞鴨亦競識其家。太上皇居新豐﹐日與故人飲酒高會﹐心情愉快◇乃用作新興貴族游宴作樂及富貴后與故人聚飲敘舊之典。
2.鎮名。在今江蘇省丹徒縣﹐產名酒。詩文中用以泛指美酒產地。
在廣東省河源市西北部。1960年建成。面積390平方千米。總庫容115億立方米。發電裝機總容量295萬千瓦,年發電量117億千瓦小時。具有防洪、灌溉、養殖、發電等效益的綜合利用工程。
1.《舊唐書.馬周傳》載﹐馬周早年窮困不得志﹐初游長安﹐路過新豐﹐住于旅店中﹐受到店主的冷遇◇到京城﹐住在大將澄家里﹐替澄向唐太宗寫條陳﹐為唐太宗賞識﹐得到破格任用◇因以"新豐客"指懷才不遇﹐行旅在外遭冷落的人。
1.懸系之繩斷絕。
2.相差極遠。
1.深入敵方缺乏后援之孤軍。
1.古代婦人封號。晉已有此稱。唐制,五品母妻為"縣君"。宋庶子﹑少卿監﹑司業﹑郎中﹑京府少尹﹑赤縣令等官之妻封"縣君"。元制與唐制同。明代郡王曾孫女稱"縣君"。
2.命婦的通稱。
1.即縣試。
1.懸在空中。比喻不接觸實際。
1.美玉名。
1.縣之吏役。
1.指椽子和屋檐木相接之處。《淮南子.本經訓》"夏屋宮駕,縣聯房植。"高誘注"縣聯,聯受雀頭著桷者,一曰辟帶也。"按,雀頭指屋檐;桷是方的椽子。一說,"縣聯"為"綿聯"之誤。
1.懸梁。指苦學。
1.高名令聞。
1.舊俗宗室之女封縣主者,其夫稱縣馬。
1.前后兩柱之間的柁梁。
1.古時守城之閘板,安裝于內城門,無事則懸起,寇至則下之。
1.謂性命所懸系。
1.儒家之說,以四海之內為九州,其一為畿內,天子所治。夏稱縣內,殷周曰畿。
1.爵名。
1.旗幟懸空隨風飄蕩。喻心神不定。
1.舉烽火。
1.傳說中神仙居處,在昆侖山頂。亦泛指仙境。
1.懸掛于高處而令人仰慕。
1.見"縣罄"。
1.亦作"縣磬"。
2.懸掛的磬,喻空無所有,貧困之極。
1.山頂上的泉水;瀑布。
1.古代遂之屬官。一說即縣正。
2.同縣之人。
1.出具賞格。
1.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