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勞苦疾病。
同‘寒磣’。
1.指枯草。
1.寒天的山。
①天冷時不再叫或叫聲低微的蟬~凄切丨噤若~。②蟬的一種,身體小,黑色,有黃綠色的斑點,翅膀透明。雄的有發音器,夏末秋初時在樹上叫。
1.寒天的蟬和凍僵的鳥。比喻默不作聲的人。
1.冷得顫抖的樣子。
1.寒傖。
1.難看;不體面;丟臉。
2.譏笑;揭人短處,使之丟臉。
1.寒天的城池。
1.寒天的鴟鳥。
1.寒天的昆蟲。多指蟋蟀。
2.越冬的蟲。
1.寒秋時的杵聲。杵,搗衣用的棒槌。詩詞中常用以描寫環境的冷落﹑蕭索或思鄉。
1.中醫病名。
1.見"寒窗"。
1.猶寒傖。
1.猶寒磣。難看;不體面。
2.猶寒磣。使羞辱;丟臉;譏笑。
1.謂窮困潦倒之人。
1.指常綠樹木在寒天的翠色。
南極圈、北極圈以內的地帶,氣候寒冷。近兩極的地方,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
1.謂身世寒微。
1.猶膽寒ˇ怕。
1.寒夜里的孤燈。多以形容孤寂﹑凄涼的環境。
1.凄清的笛聲。
1.古代貴族﹑官員謙稱自己的住宅。
1.指寒賤的地位,低微的官位。
2.陰濕而且溫度較低的土地。
1.寒夜的更點。
1.豌豆的別名。
1.寒天的渡口;寒冷的渡口。
1.亦作"寒缸"。
2.寒燈。唐劉長卿有《寒鈍》詩。
1.寒冷的房屋。
2.指凄清冷落的房屋。
1.冷氣。
1.北風;寒冷的風。
2.亦稱"寒風子"。古代傳說中人名。以善相馬稱。
1.指因受寒凍而攣縮的皮膚。
1.貧寒的婦女。
1.見"寒鈍"。
1.鳥名。即鹹鵒,俗稱八哥。
1.寒夜的更點。
2.借指寒夜。
1.指貧寒的人。
2.死物之體;尸骨。
使人感覺寒冷或害怕的光(多形容刀劍等反射的光)刺刀閃著~丨眼睛射出兩道兇狠的~。
1.又名"鹖鴠"。動物名。外形如蝙蝠而大。冬眠于巖穴中。睡時倒懸其體。食甘蔗和芭蕉等的汁液。
1.嚴冬河川枯竭。
1.指硯臺。
1.寒雁。
1.方言。畏懼,害怕。
1.嚴寒凍結;極寒。
1.亦作"寒華"。
2.寒冷時節開放的花。多指菊花。
1.見"寒花"。
1.謂寒族之出仕者。出身于寒門的官吏。
1.猶死灰。物質完全燃燒后留剩的灰燼。
2.比喻不生欲望之心或對人生已無任何追求的心情。
3.指尸體或棺槨年久朽爛化成的泥土。
4.謙辭。謂己無用。
5.指葭灰。古人燒葦膜成灰。分置十二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節候。某一節候至,相應律管中的葭灰即自行飛出。
1.冷的火。喻不可能有之事。
2.冬天的燈火。
3.古人稱似火而不能引起燃燒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