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羞愧臉紅。
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四川巴縣(今屬重慶市)人。1902年留學日本,參加反清活動。次年回國,在上海寫成《革命軍》,宣傳革命,號召推翻清朝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蘇報案發生后,被判刑◇病死獄中,年僅二十歲。有《鄒容文集》。
1.指鄒衍。
1.同"鄒律"。
1.西漢鄒陽為梁孝王門客時,被讒下獄,于獄中上梁王書申冤,因而獲釋。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因以"鄒書"為上書鳴冤的典故。
1.形容容貌難看。
2.猶言過分。
1.見"鄒衍談天"。
新聞記者,出版家。原名恩潤,江西余江人。1921年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曾主編《生活周刊》。先后創辦生活書店、《大眾生活》周刊、《生活日報》、《抗戰》三日刊。抗日戰爭爆發前后擔任過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和全國各界救亡聯合會執行委員。曾與沈鈞儒等六人被國民黨政府逮捕,史稱七君子事件”。病逝后被中共中央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有《韜奮全集》。
1.《史記.孟子荀卿列傳》"騶衍之術迂大而閎辯;奭也文具難施……故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后因以"鄒衍談天"喻善辯。鄒,通"騶"。
1.《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管仲曰'君欲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于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卻,吾惡紫臭。'公曰'諾。'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內莫衣紫也。"又"鄒君好服長纓,左右皆服長纓,纓甚貴,鄒君患之,問左右,左右曰'君好服,百姓亦多服,是以貴。'君因先自斷其纓而出,國中皆不服長纓。"后因以"鄒纓齊紫"為上行下效之典。
1.指戰國齊人鄒衍。
1.同"鄒律"。
1.古時貴族的騎馬的侍從。
1.官員出行的隨從。古代官員出行,前后都有騎從喝道,在前稱"呵",在后稱"殿"。
1.發射良箭。騶,通"菆"。
1.貴官出行時傳呼喝道的差役。
1.貴官出行時引馬喝道的差役。
1.猶車駕。敬美之辭。
1.馬勒上的飾物。
1.騎馬的侍從。
1.騶仆。
1.儀衛。
1.舊時駕馭車馬的奴仆。
1.代稱車騎。
2.指駕馭車馬的人。
1.駕馭車馬的仆役。
1.駕馭車馬的騎士。
1.騎馬駕車的侍從差役。
1.為長官駕馭車馬的人。
1.良箭。騶,通"菆"。
1.即騶人。
1.騶仆。
1.騎從侍役。
1.騶仆。
1.獸名。即騶虞。
1.指馬步差役。
1.車馬聲。
1.獸名。即騶虞。
1.傳說中的義獸名。
2.天子囿中掌鳥獸的官。
3.古樂曲名。
1.一種繪有騶虞圖形的旗幟,用以傳旨解兵。
1.一種飾有騶虞圖形的傳信符。
1.騶虞幡。
1.猶騶駕。
1.駕馭車馬的侍從。
2.指車馬。
1.駕馭車馬的人。
2.指車馬﹑隨從。
1.掌管車馬的差役。亦泛指一般仆役。
1.猶諏吉。
1.商定。
1.商議斟酌。
1.咨詢﹔征詢。
1.選擇吉日。
1.查考經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