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國新石器時代晩期的一種文化。1923年首次發現于甘肅臨洮馬家窯,故名。生產以農業為主,使用石器和骨器。陶器常繪有黑色的花紋,圖案與仰韶文化的彩陶不同。其年代約為公元前3000-前2000年。
1.彎曲;歪斜。
2.猶曲折。
1.傾斜突兀貌。
1.傾斜危險貌;傾斜欲墜貌。
2.歪斜不平貌。
3.危難。
1.傾斜陡峭。
1.歪斜不正。
1.同"欹側"。
2.傾斜;歪斜。
1.無限的仰慕之情。
1.指濃郁的香澤。
1.雜念;其他念頭。
1.殘剩的樹木根株。
1.猶馀曲。
1.充足的力量﹑氣勢。
2.未了的怒氣。
1.很多的出奇制勝之法。
1.殘馀未盡的邪舊之氣。
2.謂留下一點兒氣息。
3.氣的非主體部分。
4.謂風氣的末流;影響。
5.馀剩的可供營養的物質。
1.見"余棄"。
1.指后人的哀傷。
1.猶馀罪。
1.應付裕如的技能﹑技巧。
1.指肛門。
1.直角三角形任意一銳角的鄰邊和對邊的比,叫做該銳角的馀切。用ctg(角)表示。參見"三角函數"。
1.古代神話中的漁夫。
1.馀留的清涼之氣。
2.指不絕的清脆悅耳之音。
1.謂充沛的情趣。
留存的福祉。留給子孫后代的德澤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祀八百而余慶。
1.復姓『有侍御史余丘炳﹑隱士余丘靈。見《元和姓纂》。
1.晩秋,殘秋。
1.樂曲的非主要部分。
1.無窮的樂趣。
1.貝名。白地黃紋的貝甲。
1.謂辭讓之馀地。
1.富馀。
1.殘馀的暑氣。
2.生產過程中馀下的熱量。
3.比喻老年人的作用。
俗稱廢熱鍋爐”。利用工業爐窯、燃氣輪機和大功率柴油機等排出的高溫煙氣或灼熱工業品中的余熱來產生熱水或蒸汽的鍋爐??纱罅炕厥沼酂幔澕s燃料,降低生產成本,減輕排煙對環境的污染。廣泛用于化工、石油、冶金、造紙、建筑材料等部門。
利用生產過程中的氣體或廢氣、廢液,以及某些動力機械排出的熱量作能源,驅動壓縮式或吸收式制冷機制冷的技術。可回收余熱,節約能耗,降低成本。
1.其馀的人,他人。
2.指后代﹑苗裔。
1.《莊子.養生主》"彼節者有閑,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閑,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后因以"余刃"喻指處事裕如的能力。
2.喻指利刃。
1.馀光。
2.謂草木繁榮。
3.多馀的榮寵。
4.謂身后的榮耀。
1.芍藥別名。
1.剩馀的肉。
2.《史記.陳丞相世家》"里中社,平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陳孺子之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后因以"余肉"指祀社神后的肉。
3.《漢書.霍去病傳》"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上為遣太官赍數十乘,既還,重車余棄粱肉,而士有饑者。"后用為典實。
1.指閏月。
2.謂額外施恩。
1.指豐潤的肌肉。
2.向四旁浸潤或流淌的水。
3.無窮的潤澤。
4.比喻旁及的德澤﹑利益。
5.指額外經濟收益。
1.指父母以外的親屬之喪。
戲劇教育家、理論家〓北沙市人。早年就讀于北京大學,參加愛美劇運動。1923年赴美國學習戲劇。1925年回國,在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主持戲劇系◇任上海光華、暨南等大學教授,南京國立戲劇??茖W校校長。建國后在復旦大學、上海戲劇學院任教。論著有《國劇運動》、《余上沅戲劇論文集》等。
1.遺留的墨汁。指著述。
①晚年余生不歡娛|安享余生|貢獻余生。②幸存的性命虎口余生|劫后余生|余生幸已多。
1.遺留下的聲響。
2.未盡之聲。
3.其他聲響。
1.祭祀用的其他犧牲。
1.剩馀。
2.見"余剩"。
1.殘軍剩卒。
2.很多可受教之處;很多可效法之處。
1.剩馀的糧食。
2.猶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