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乞鞠"。
2.請求復審。
1.古代指女歌舞藝人。
1.技術,技藝。
2.指精美奇巧的工藝品。
3.指工藝匠人。
1.謂以己之才智曲從無道之君。
1.指女歌舞藝人。
1.技藝方術。
1.指醫官﹑太史官等有某種技藝或術數的官吏。
1.有某種技藝或術數的人。
1.方伎數術。
1.亦作"伎懩"。
2.謂有所擅長,遇機會即欲表現,如癢難忍。
3.泛指欲望強烈。
1.見"伎癢"。
1.技藝,指手藝或藝術表演等。
2.指有技藝的人。
1.指手藝人。
1.古代傳說中的善射者。學射于飛衛。嘗以牦懸虱于窗牖,引弓射之,貫虱之心而牦不斷。見《列子.湯問》。
1.紀傳體史書中的本紀與列傳。
2.指紀傳體史書體裁。
3.指紀傳體史書。
1.伸張法紀之地。多特指諫官職務。
1.仆人。
1.指錄事參軍。
1.指錄事參軍。
1.記述功勛。
1.記載功績的石碑。
1.記錄過失。紀,通"記"。
1.名稱,標題。
2.年號。
1.終極;限度。
2.引申為窮盡。
1.綱常。
1.記時的歷法。
1.紀,通"記"。記錄,用文字記載。
2.紀,通"記"。記載事情的文字。
3.紀,通"記"。指做記錄的人。
4.紀,通"記"。官吏有功績或犯有罪過,記錄在案,以為其后升遷﹑黜罰之依據。
5.紀,通"記"。記載下來的最高成績。
船舶在海上所發生的災難,如失火、沉沒等。
1.在海島上或海邊生長﹑棲息的鳥類。
1.傳說中的海神之女,或曰龍女。
2.謂漁家女。
以上海為代表的京劇表演風格。泛指在某方面具有上海特色的~川菜丨~服裝。
1.海邊。
深度在3,000—6,000米之間的海底盆地,除海嶺和海溝外,底部平緩。盆面積占海洋總面積的70%以上。
1.舊時官府捕人的證件。猶今逮捕證。
1.海螺。軍隊中用作號角。
1.海灣,海濱。
1.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霧氣。
2.海上蜃氣。光線經不同密度的空氣層,發生折射或反射,把遠處景物顯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異幻景。
3.沙漠上的氣流。,指旱海,沙漠。
1.見"海東青"。
2.方言。大袖長袍。
3.青布。
4.元代驛站名。寓奮速之意。
1.古農具名。以石為輥軸,軋轢谷粒。筑平圓形之臺,輥軸壓于臺面,繞中心之柱旋轉?;蛴萌肆Γ蛴蒙笾ΑR蚱浔P旋疾速,故曰海青(海東青鳥)。參閱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三。
1.即露脊鯨。
2.小型戰船名。
海洋上的一定區域。根據軍事需要劃定的海區,范圍一般用坐標標明。
1.指海上漁民。
2.指海外異族。
3.謂水神。
4.海中怪物。
1.海上的太陽。
1.涵,大度寬容。
1.見"海壖"。
1.亦作"海堧"。
2.海邊地。亦泛指沿海地區。
明代大臣。字汝賢,號剛峰,廣東瓊山(今屬海南)人?;刈?。嘉靖舉人。為官清廉耿直。嘉靖末年因上書批評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被捕入獄。嘉靖死后獲釋。1569年任應天巡撫,疏浚吳淞江,推行一條鞭法,曾迫使大官僚徐階退出所占民田◇因受排擠,被革職閑居十六年。重被起用后,力主嚴懲貪污。病死于任上。
1.傳說中的海神。
1.滄海變桑田,山陵變深谷,比喻世事變遷極大。
1.海誓山盟。
1.海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