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繁忙慌亂。亦指匆忙而沒有條理。
1.多種美味。
1.同"庶羞"。
1.群言;輿論。《書.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獄﹑庶慎。"孔傳"文王無所兼知于毀譽眾言及眾刑獄﹑眾當所慎之事。"《禮記.緇衣》"君陳曰'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鄭玄注"眾言同,乃行之。"宋王安石《樞密使張昪封贈三代制八道》"允于庶言,秉國樞要。"一說為教令。見曾運干《尚書正讀》卷六。
1.廣闊平坦。
1.殷代的眾民;殷的遺民。
1.眾官之長。
2.指百官。
1.眾人的怨恨。
1.猶庶類,萬物。
1.古代傳說中的鱗蟲類動物。
1.普通的玉。
1.諸凡刑獄訴訟之事。
1.四方,各地。
1.各種征候。
1.眾官之長。
2.庶出與嫡出。
1.各種政務。
1.普通官職。
1.周代司馬的屬官。掌諸侯﹑卿大夫之庶子的教養等事。秦因之,置中庶子﹑庶子員『以后為太子屬官。兩晉﹑南北朝稱中庶子﹑庶子。隋﹑唐以后,改稱左右庶子。歷代相沿,清末始廢。
2.舊時指嫡子以外的眾子;亦指妾所生之子。
3.戰國時秦國隸屬于有爵者的服役之人。
1.古代傳說中有鱗甲的動物之一。
1.計較金錢。白,銀;黃,金。
1.指責,斥責。
1.數也數不清。形容很多。
1.比較起來不算突出或夠不上標準。也說數不上。
1.經常參謁。
1.古時一種占卦方法。按一定的方式計算蓍草的莖數,把所得的奇數作為陽,偶數作為陰,排列成卦,以預測吉兇。策,蓍草的莖。
表示數目的詞『語數詞前面加第”表示序數。還經懲量詞連用,構成數量短語,也簡稱數量詞。
1.方言。數落。
2.方言。猶嘮叨。
1.指一個人兼有的兩種互相對立的品質。多用于貶義。
1.一種用生絲織成﹑表面有細縐紋的織物。質地柔軟堅牢﹐多染成單色或印花。主要用于婦女衣著。
1.一對珍珠。比喻以風姿或才華見稱的兄弟二人。
1.形容鼻梁寬。
1.詞學名詞。長調﹑中調的第一段與第二段句數和字數相同。如宋周邦彥《瑞龍吟》詞"章臺路﹐還是褪粉梅梢﹐試華桃樹。愔愔坊陽人家﹐定巢燕子﹐歸來舊處。黯凝佇﹐因記個人癡小﹐乍窺門戶。侵晨淺約宮黃﹐障風映袖﹐盈盈笑語"朱彝尊注引黃叔昫曰﹕"此詞自'章臺路'至'歸來舊處'是第一段。自'黯凝佇'至'盈盈笑語'是第二段。此之謂'雙拽頭'﹐屬正平調。"
1.猶雙回門。
被子植物的一大類。種子的胚有兩片子葉。莖部維管束成圓周排列,有形成層;葉片大多為網狀脈;花的各部分為五或四數。約有十七萬種,包括木本和草本。如橡膠、漆樹、茶等以及各種果樹。
1.星座名。黃道十二星座之一。在金磐巨蟹兩星座之間。
1.疊字。
1.古代印章鐫有龜鈕。雙龜謂兼掌二印。
1.秋夜迷茫的月色。
1.蟹到霜降季節才肥美﹐故稱。螯﹐蟹螯。
1.猶雪白。
1.即柏。柏經霜猶茂﹐故稱。語本晉陶潛《乙巳歲三月為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終懷在壑舟﹐諒哉宜霜柏。"
2.喻情操高潔的人。
3.喻老而彌健的人。
1.斑白。
1.亦作"霜苞"。
2.白色花朵。
3.柑橘。柑橘經霜后始熟。瓤瓣為外皮所包裹。故稱。
1.見"霜包"。
1.即鞞鼓。鞞鼓為胡樂→地天寒﹐故稱。
1.高雅貞潔的風度﹑品格。
1.亦作"霜獃"。亦作"霜飆"。
2.凜冽的寒風。
1.見"霜鬢"。
1.見"霜彩"。
1.亦作"霜采"。
2.霜﹔霜的色彩。
1.謂霜色所引起的慘淡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