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中國佛教派別之一,唐釋道宣所創(chuàng),以持戒律為主,謂戒律為佛教之根本,解脫之要道,故稱。
1.亦作"駑才"。
2.平庸低劣之材。
1.駑馬。
1.低劣軟弱。
1.劣馬所駕之車。
1.亦作"駑頓"。
2.平庸低下。
3.指低下的才能。
1.見"駑鈍"。
1.指駑弱之馬。
1.兇悍頑劣。
1.遲鈍。
1.劣馬所駕之車。
1.劣馬。
2.謂能力低劣。
3.喻庸劣的才力。
1.才能低劣的將領。
1.指駑馬。
1.即駑馬。
1.指低下懦弱之才。
1.喻才智低下﹑能力弱小的人。
1.指駑馬與良馬。亦指低劣和優(yōu)良。
1.低劣的才能。
2.形容才能低劣。
1.駑劣的騾子。
1.劣馬。
1.比喻庸人目光短淺,顧惜眼前小利。棧豆,馬槽中的豆料。
1.用馬拉車,一天為一駕,十駕指十天路程。謂駑馬奮力拉車,亦可至遠。比喻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奮勉從事,同樣能達到目的。
1.笨牛。
1.駑鈍懦弱。
1.見"駑馬鉼刀"。
1.駑下怯弱。
1.劣犬。
1.謂才能低下,力量薄弱。
1.謂低劣不成材。
1.語本《荀子.勸學》"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后以"駑守"謂才能低劣而能守職。
1.指劣馬。
2.喻低劣的才能。
3.喻才能低劣者。
4.平庸無能。
1.指劣馬。
1.駑下頑劣。
1.劣馬。喻指庸劣之材。
1.謂資質駑鈍,才能低下。
1.指低劣無用之材。
1.形容才智低劣。
2.指才能低劣者。
1.駑鈍愚昧。
1.駑鈍笨拙。
2.指駑鈍笨拙之人。
1.指駑馬。
1.古代西域國名。穆斯林地理文獻作nujakath﹐nujikath或nūjkath﹐意為"新城"。約在今蘇聯(lián)中亞塔什干地區(qū)的汗阿巴德。
1.伸臂。
1.猶努臂。
即清太祖”◇金(清)創(chuàng)立者。愛新覺羅氏。滿族。1583年,以祖、父遺甲十三副起兵,后逐步統(tǒng)一建州女真各部,并創(chuàng)建八旗制度。1616年于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西南)稱汗,國號金(史稱后金)。1618年起兵反明,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南)戰(zhàn)役中大敗明軍,逐步奪取遼東。1626年進攻寧遠(今遼寧興城),被明將袁崇煥所部擊傷,不久病死。
1.勉力;盡力。
1.猶怒目。把眼睛張大,使眼球突出。
毛里塔尼亞首都,大西洋沿岸海港。人口60萬(1995年)。1960年獨立后的新建城市。全國經(jīng)濟、文化中心。有紡織、食品、服裝等輕工業(yè)。有國際航空站。
1.努目。
1.翹起嘴唇,向人示意。
2.喻草木萌發(fā)嫩芽。
1.鼓嘴凸唇。形容不高興。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