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連更曉夜"。
太陽以電磁波形式放射出的能量。約有一半的能量分布在可見光區,其余一半大多在近紅外區,少量在紫外區。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僅為太陽輻射總能量的二十億分之一,但卻是地球大氣運動最主要的能量源泉,是引起大氣中各種現象和演變過程的最根本的動力。
1.中醫治頭痛的一種膏藥﹐貼在太陽穴上。
1.清代北京舊俗于二月初一日祭太陽所用之糕餅。
太陽結構的一個層次。太陽中心發生氫核聚變的區域。由于太陽中心的壓強很高,氣體溫度也很高,因而這里富含氫元素的太陽氣體,通過質子質子反應和碳氮循環,把質子聚變為α粒子,從而釋放巨大能量,并以輻射方式發射到宇宙空間。
出現在太陽光球層上的暗黑斑點。因比周圍溫度低1000~2000°c,與光球相比顯得比較暗淡而得名。多呈橢圓形。直徑從上千千米至幾十萬千米。生存時間平均約一天,少數可生存數月甚至一年以上≮子數的多寡平均以十一年為周期。大黑子群出現后,地球上常發生磁暴和電離層擾動現象。
太陽大氣層里一切活動現象的總稱。主要有太陽黑子、光斑、譜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變事件等。由太陽大氣中的電磁過程引起。時烈時弱,平均以1104年為周期。處于活動劇烈期的太陽(稱為擾動太陽”)輻射出大量紫外線、x射線、粒子流和強射電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極光、磁暴和電離層擾動等現象。
1.指太陽穴近處。
1.即陽歷。歷法的一種。年的長短依據天象﹐平均長度約等于回歸年﹐月的長短則是人為規定。現今大多數國家通用的陽歷創始于羅馬(公元前46年)﹐后經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于1582年命人修訂﹐而成目前所用的陽歷。
1.利用太陽能產生熱量的裝置。一般用大面積的凹面鏡或很多塊平面反射鏡構成一個拋物面﹐對著太陽﹐使太陽光聚集在焦點上而產生很強的熱能。
夏季遮陽的帽子。常用布、草、塑料等制成。帽頂呈半球形。有的在前額或兩側加附荷葉邊,可遮擋更多的陽光。女式太陽帽后方有小披風式裁片以保護頸部;男式太陽帽前沿裝有硬挺的舌頭或配有太陽墨鏡片。
太陽輻射的能量。在地球大氣層以外,太陽能中可見光譜區能量約占403%,紅外光譜區能量約占514%,紫外光譜區能量約占83%。地球每年接收到的太陽能約為702×1024焦,平均每平方米地面上每秒內可獲得1353焦的太陽能。太陽能是正待開發和利用的無污染的能源之一。
又稱光電池”。把太陽輻射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常用的有硒、硅、硫化銀等太陽能電池。當陽光射到電池的pn結時,半導體材料吸收光子能量產生電子空穴對,在pn結電場作用下電子和空穴分別移到n區和p區,于是在pn結兩側產生電勢差,若將pn結與外電路接通,電路中就會有電流通過。廣泛應用于人造衛星、太空實驗室等。
又稱太陽能發電廠”。以太陽輻射能作能源,利用蒸汽來驅動汽輪機發電的電站。設想和研究中的有普通太陽能電站和太陽能發電衛星兩類。前者建于地球表面,投資費用低,便于直接向用戶輸送電能,但受自然條件影響,容量受限,效率較低;后者位于地球的同步軌道,可連續發電,容量大,效率高,但投資費用極大,還需在地球上安裝巨型接收天線。
利用太陽能產生的蒸汽或熱水作為能源的制冷技術。主要有吸收式和蒸汽壓縮式兩種。前者利用蒸汽或熱水加熱制冷劑以實現吸收式制冷循環;后者利用蒸汽驅動汽輪機,再帶動制冷機實現蒸汽壓縮式制冷循環。
1.太陽中心相繼兩次通過春分點所經歷的時間。一太陽年為365天又5小時48分46秒。也稱為"回歸年"或"分至年"。
太陽圓面中心連續兩次通過上中天(或下中天)所經歷的時間間隔。
文學團體。1927年由蔣光慈、錢杏b1735卻戳⒂諫蝦!3導革命文學運動,創作上努力表現階級斗爭,喚起工農大眾的革命覺悟。1930年左聯成立后自動解散。曾出版《太陽月刊》等。
1.以太陽日為標準所計算的時間。以真太陽日為標準所計算的稱真太陽時﹐如日晷所表示的時間即是。以平太陽日為標準所計算的稱平太陽時﹐如鐘表所表示的時間即是。參見"太陽日"。
又稱塔式太陽望遠鏡”。一種專供觀測太陽的儀器。1904年由美國天文學家海耳設計。外形如塔,高約20米。通過塔頂定天鏡,塔內太陽望遠鏡、太陽磁像儀、光譜儀等設備,可觀測研究太陽的磁場、光譜及其他特性等。
軌道平面繞地球自旋軸旋轉的方向與地球公轉的方向相同的人造地球衛星軌道。角速度為地球公轉的平均速度(即360°/年)。在這一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衛星每天以相同的地方時經過世界各地。軌道傾角略大于90°時,太陽同步軌道兼有極地軌道覆蓋地球范圍的特點。
運行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的人造地球衛星。這類衛星每天在相同的地方時經過世界各地,每天以大致相同的太陽對地光照條件下觀測地面。可用作低軌道氣象衛星、照相偵察衛星和地球資源衛星等。
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由太陽、九大行星及其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行星際物質構成。其中太陽質量占9986%,其他天體都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繞太陽公轉。其起源有多種學說,如星云說、災變說等,現尚無定論。
1.人的鬢角前﹑眉梢后的部位。
詩歌。聞一多作。1922年發表。全詩通過與太陽的對話,表現身處異國的詩人思鄉之情。詩人對太陽的感情由埋怨轉而將太陽當成知己,最后把太陽認作家鄉。全詩一韻到底,各節均以太陽啊”領起,反覆吟詠,感情熾熱。
長篇小說。丁玲作。1948年發表。暖水屯土改運動剛開始時冷冷清清,惡霸地主錢文貴逍遙自在,群眾顧慮重重。黨支部書記張裕民和土改工作組的楊亮分別在干部中串聯,細致做群眾工作,并將主攻目標對準錢文貴,終于齊心合力斗倒了惡霸地主,農民分得了土地。
1.舊時對知府﹑知縣等官吏的尊稱。
2.尊稱別人的父親。
3.倨傲的自稱。猶爺爺﹑老子。
4.家仆對男主人的尊稱。
5.稱祖父或祖輩尊長。
1.古池名『太液池﹐在陜西省長安縣西。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開鑿﹐周回十頃。池中筑漸臺﹐高二十馀丈;又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萊﹑方丈三神山﹐刻金石為魚龍奇禽異獸之屬。
2.古池名。唐太液池﹐在大明宮中含涼殿后﹐中有太液亭。
3.古池名。元﹑明﹑清太液池即今北京故宮西華門外的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元時名西華潭。清稱太液池。南北四里﹐東西二百馀步﹐池上跨長橋﹐舊有石牌坊﹐東西對峙﹐東曰玉蝬﹐西曰金鰲。橋北稱北海﹐橋南稱中海﹐其中瀛臺以南稱南海。上源自玉泉山合西北諸水﹐由地安門水門流入。
1.亦作"太乙宮"。
2.祭祀太一神的宮殿『長安有太一宮。見《太平御覽》卷一七三引《漢宮闕名》。南宋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太乙宮分東西兩處東太乙宮﹐在新莊橋南﹐祠五福太乙神;西太乙宮在西湖孤山﹐安奉太乙十神帝像。見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八。
1.古代術數流派之一。
1.北宋名畫家李公麟繪有《太一真人圖》﹐圖繪真人臥一大蓮葉中﹐執書仰讀~駒題詩有"太一真人蓮葉舟"句。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韓子蒼》◇又稱《太一真人圖》為《太一蓮舟圖》﹐金元好問有《太一蓮舟圖》詩。
1.古代術數的一種。《漢書.藝文志》五行家列《泰一陰陽》二十三卷。亦作"太乙"。今傳有唐王希明《太乙金鏡式經》十卷。其法大抵本《易緯干鑿度》太乙行九宮法﹐牽強附會﹐以占內外災福﹑古今治亂等。參見"太一家"。
1.亦作"太乙壇"。
2.漢武帝初從謬忌之奏﹐以為太一乃天神之貴者﹐置太一壇以祠太一神。事見《史記.封禪書》◇世帝王亦多置壇以祀太一之神。
1.藥名。石類﹐即禹馀糧之精者。
1.古代宮廷中掌管醫藥的官員。周官有醫師﹐秦漢有太醫令丞﹐魏﹑晉﹑南北朝沿置。隋置太醫署令。宋有醫官院﹐金改稱太醫院﹐置提點為長官。明清相沿﹐長官稱為院使。亦以泛稱皇家醫生。宋元以后用為對一般醫生的敬稱。
1.天帝的宮庭。
2.公主之母的稱號。唐以諸王之母為太妃﹐貞元六年又從吏部郎中柳冕議﹐以公主之母為太儀﹐以公主本封加太儀之上。太﹐謂因子而尊;儀﹐取母儀之盛。
1.明清時五品官之母或祖母的封號。
1.見"太一"。
1.見"太一宮"。
1.道家煉丹的爐。
1.見"太一壇"。
1.即太一蓮舟。
1.古代指原始混沌的狀態。
1.見"太皥"。
①月亮。日月對舉,日稱太陽,故月稱太陰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②極盛的陰氣冬為太陰。
1.草名。即鉤吻。
1.指月亮。古人以為月乃太陰之精。
1.即陰歷。歷法的一種。歷月的長短依據天象而定﹐平均值大致等于朔塑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歷年的長短只是歷月的整倍數﹐和回歸年無關。通常說的"陰歷"指我國舊時通用的歷法﹐即農歷。
1.道教謂使死者煉形于地下﹐爪發潛長﹐尸體如生﹐久之成道之術。
1.幽微的聲音。
2.猶言雅音。
1.臍之別名。
2.神話傳說中的天池。
3.古寶劍太阿與龍淵的并稱。泛指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