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比喻平時不作準備﹐事到臨頭才采取措施。
1.鎮守控制。
1.猶鎮守。
又稱限流器”。為氣體放電燈提供起動電壓和限制電流的一種裝置。由鐵芯和繞組等組成。與燈管串聯,利用線圈的自感現象產生瞬時高壓和起限流作用。電子鎮流器通過電子元器件將交流電整流、變頻、逆變,以點燃并穩定氣體放電燈的工作狀態。
1.坐鎮統率。
中法戰爭中的一次著名戰役。1885年,法軍攻占諒山后進犯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幫辦廣西軍務馮子材筑墻挖溝積極備戰。3月,法軍兩千余人分三路來犯,均被擊退◇法軍主力猛撲關前,年近七十的馮子材率部奮勇殺敵,在越南人民支持下大敗法軍,并乘勝攻克諒山等地。是役法軍死傷近三百人,法國茹費理內閣亦因此倒臺。
同盟會舉行的武裝起義。1907年12月,孫中山派黃明堂等聯絡清軍做內應,占領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的三座炮臺。孫中山、黃興親到炮臺督戰,后回河內籌辦槍彈。清軍發動反攻,起義軍奮戰數日,終因眾寡懸殊,突圍而出。
1.安定。
1.周代指離王城四千五百里的區域。
整天,從早到晚鎮日亂紛紛|幽窗鎮日聞鶯啼。
1.見"鎮日價"。
1.亦作"鎮日家"。
2.整天﹐從早到晩。價﹐助詞。
1.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1.宋沈括《夢溪筆談.藝文二》﹕"有饔人以一方石鎮肉﹐視之﹐若有鐫刻﹐試取石洗濯﹐乃宋海陵王墓銘﹐謝杋撰并書﹐其字如鐘繇﹐極可愛。"后以"鎮肉"借指未被人鑒識的珍寶奇物。
1.一地區內的主山。古稱揚州的會稽山﹑青州的沂山﹑幽州的醫無閭山﹑冀州的霍山為四鎮﹐故稱這些山為"鎮山"。又因《周禮.春官.大司樂》將四鎮與五岳并舉﹐故亦稱五岳為鎮山。有祭祀四鎮之制﹐表示安定四方。
1.喻指強橫兇惡之人。
1.見"鎮攝"。
1.猶統攝。
2.亦作"鎮懾"。以威力使畏服。
3.鎮定﹐集中使不分散。
1.下圍棋的一種戰術。乙方投三六路攻四四路時﹐甲方用五六路抑制它﹐故名。為唐大中年間顧師言勝日本國王子神頭王的著法。
1.即鎮神頭。
1.壓物的石塊。
2.猶鎮山。
1.集鎮﹔市鎮。
1.指軍隊駐扎在重要的地方防守。
2.看護﹔守護。
1.鎮守﹐戍守。
2.指駐防軍的營壘﹑城堡。
1.一直思念。
1.謂抑制庸俗的世風。
1.鎮壓平定。
2.謂安撫。
1.鎮壓禁閉。
1.見"鎮臺"。
1.鎮壓討伐。
1.鎮守統轄。
2.清代軍隊編制中"鎮"的長官。也稱統制。
1.同"鎮綏"。
1.見"鎮帷犀"。
1.亦作"鎮幃犀"。
2.掛在帷帳四角防止牽動的犀角。語出唐杜牧《杜秋娘》詩﹕"虎睛珠絡褓﹐金盤犀鎮帷"。
1.鎮守捍衛。
1.安撫慰問。
1.謂使眾人鎮定。
2.舊時巫術用以禁制邪惡的東西。
1.猶止息。
1.指用犀牛角制的用具。
1.定心﹐靜心。
1.即土星。我國古代以為土星每二十八年運行一周天﹐好像每年坐鎮二十八宿中的一宿﹐故名。
①壓制;壓服今諸軍已至,足以鎮壓外內,愿無以為慮|鎮壓暴亂|進行鎮壓。②處決罪大惡極的罪犯。
1950年7月和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別發出了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12月起在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鎮壓反革命運動。打擊的重點是土匪、特務、惡霸、反動黨團骨干和反動會道門頭子等五個方面的反革命分子。到1953年運動取得全面的勝利。經過這次運動,基本上肅清了大陸上殘余的反革命勢力,維護了社會的安定。
1.見"鎮壓"。
1.整夜﹐通宵。
1.鎮守治理。
在貴州省東部、c022K上游,湘黔鐵路橫貫。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向為貴州東部交通和物資集散中心。人口215萬(1993年)。境內山青水秀,有著名的c022Q羧峽和青龍洞、中元洞、中元禪院等名勝古跡。特產陳年道茶和苗族、侗族刺繡。
1.壓榨。
1.壓住。
1.舊時的一種迷信行為。謂用法術或符箓﹑器物驅除邪鬼﹐以安定家宅。
1.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