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摹寫。
1.深遠的旨趣。
1.精深的旨趣。
1.淵深的胸懷。多用來稱頌皇帝。
1.深重。
1.水中小洲。
2.深潭。
3.比喻事物集聚之處。
1.深入灌注。
1.深沉清朗。
1.精深綜達。
1.比喻事物會集處。棷,藪澤。
1.疾流貌。
1."蜎飛蠕動"的略語。
2.泛指蟲類。
1.見"蜎蜚"。
1.同"蜎飛蠕動"。
1.蟲豸之屬飛翔或蠕蠕而行。借指能飛翔或爬行的昆蟲。蜎﹐通"聁"。
1.見"蜎飛蠕動"。
1.亦作"蜎飛"。
2.飛翔。借指能飛翔的昆蟲。蜎﹐通"聁"。
1.泛指昆蟲。亦喻微小的事物。
1.見"蜎飛蠕動"。
1.昆蟲蠕動爬行的樣子。
1.舊謂桑蟲。語出《詩.東山》"蜎蜎者蠋。"
1.朝官的行列。
1.朝臣的行列。亦泛指行列。
1.朝官的行列。
1.鹓鳥身上多彩的羽毛。
1.朝官聚合之所。指朝廷。
2.鳳池。唐代指中書省。
1.即朝堂。百官朝見天子之所。
1.亦作"鹓鷕"。
2.傳說中與鸞鳳同類的鳥。
3.鳳雛。比喻有才望的年青人。
1.鴛﹑鷺的羽毛。
1.飾有鹓雛圖形的屏風。
1.鹓﹑鸞都為傳說中的瑞鳥。比喻高貴之人。
1.鳳鳥,傳說中的瑞鳥。比喻君子﹑賢者。
1.兔的別名。
1.炭名。
1.中書省的別稱。
1.鹓雛與天鵝。比喻賢者。
1.鹓雛﹑鴻雁飛行有序,比喻朝官班行。
1.傳說中的瑞鳥。比喻賢臣。
1.指中書省。
1.形容依次排列。
1.鹓和鷺飛行有序,比喻班行有序的朝官。
2.比喻有才德者。
1.朝中同僚。
1.比喻朝官。
2.比喻賢者。
3.唐時六廄之一。
1.《周禮.考工記序》"凡察車之道,必自載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車自輪始。"又漢馮衍《車銘》"乘車必護輪,治國必愛民。"后因以"鹓輪"指做官的官聲。
1.鹓雛與大鵬。比喻杰出的人才。
1.絢麗的絲織品。
1.用磚石砌得很整齊的路徑。
1.語本《莊子.秋水》"夫鹓鷕,發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本指竹實,后亦以"鹓實"借指楝樹之實。
1.亦作"鷿鵜"。亦作"鷿鷉"。亦作"鹓鵜"。
2.水鳥名。俗稱油鴨。似鴨而小。善潛水。古人用其脂膏涂刀劍以防銹。
3.指鹓鷉膏。
1.亦作"鷿鵜"。
2.見"鹓鷉"。
1.用鹓鷉膏涂抹使光亮銳利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