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受雨水滋潤。
中國三大海峽之一。在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岬和山東半島蓬萊角之間。寬約106千米。廟島群島散布其間,把海峽分割為八個水道,以北部的老鐵山水道(水深達78米)為主。渤海通往黃海的門戶。
1.即渤澥。
1.水沸涌貌。
1.湖名。
1.即渤海。
1.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1.水滿涌流。
1.見"渤蕩"。
1.即荸薺。又名烏芋。
1.鴿子。
1.像鴿羽一樣的青黑色。多指優質木炭的顏色。
1.見"鵓鴣"。
又稱鵓鳩”。泛稱斑鳩”。天要下雨時,常在樹上叫,故俗稱水鵓鴣”。
1.蒲公英的別稱。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二.蒲公英》。
1.宋代宮妃的一種發式。
1.鳥名。天將雨時其鳴甚急,俗稱水鵓鴣。
1.見"搏弊"。
1.謂人雖疲困,但也自持完成禮儀。
1.拍擊其股。用為歌曲節奏。亦以表示贊嘆或惋惜。
1.即樸刀。宋代話本的一種名目,主要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一類的英雄故事。
指心臟等的跳動心臟猛烈地搏動。
1.徒手或用刀﹑棒等激烈地對打;奮力斗爭。
1.擊風。謂飛翔。
2.屋翼。
1.見"搏拊"。
1.古樂器名。
2.拍擊。謂鼓掌。
3.亦作"搏撫"。彈奏。
1.即布谷鳥。
1.打虎。亦以喻有勇力或氣勢磅礴。
1.猶捕獲。
1.猛烈沖擊。
1.猶言揪住。
1.打嘴巴。
1.亦作"搏影"。
2.比喻難以捉摸。
1.搏擊攫取。
1.即不借。麻鞋﹑草鞋的別名。一說為皮屨的別名。
1.擺弄。
1.奪取。
1.亦作"搏掩"。
2.擊人取物。一說,為一種賭博,以博戲取人財物。
1.扶桑。借指日本。搏,通"扶"。
1.叩頭。
1.擊殺。
2.搏斗,斗爭。
1.搏擊吞噬。亦以喻打擊陷害或侵略吞并。
1.兩手相拍。表示憤怒或無計可施。
1.狩獵。
1.黃鸝(即黃鶯)的別名。搏,或作"摶"。
1.猶搏膺。
1.見"搏搑"。
1.捶擊胸口。表示憤怒﹑不平或哀痛。
1.見"搏景"。
1.跳躍,跳動。
1.拼搏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