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歸隱林下。
1.即風角家。
1.比喻細微。
1.角如繭﹑栗般小。指幼牛。
1.猶擊劍。
1.四角,四方。
2.猶角落。
1.鴟鵂的別名。鵤,同"鴟"。
1.競爭比較。
1.犀角制的符節。周代都鄙大夫遣使所用。
1.方巾,有棱角的頭巾。為古代隱士冠飾。
2.借指隱士或布衣。
3.指歸隱。
1.《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琹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意謂辭官退隱,登東歸之路◇用以為歸隱的典故。
1.穿常服而居私宅。謂功成隱退。
1.謂競相以進。
1.競相飲酒。謂歡宴。
1.牛角與雞距。比喻武器或精銳部屬。
2.比喻黨羽。
1.角宿與亢宿的并稱。即二十八宿中東方蒼龍七宿中的第一﹑第二宿。舊傳均為壽星。
2.指據其方位所劃分的天區及與之相應的地域。
1.抗爭。
1.斗口;爭吵。
1.用眼角斜視。
1.古地名。在今江蘇省吳縣。
2.即角里先生。
1.漢朝隱士四皓之一。
1.漢劉向《列仙傳·子英》"子英者,舒鄉人也,善入水捕魚。得赤鯉,愛其色好,持歸,著池中。數以米谷食之,一年長丈余,遂生角,有翅翼。子英怪異,拜謝之,魚言'我來迎汝。汝上背,與汝俱升天。'即大雨。子英上其背,魚騰升而去。"后以"角鯉"指化為龍形的神魚。
1.即角抵戲。
1.卓然特立。
2.對峙;并立。
1.乖戾;古怪。
1.比較;審度。
1.卓然特立。
1.泛指角獸和魚龍之類。
1.菱角。
1.古代神話傳說中五百年的神龍。
城角上供瞭望和防守用的樓。
1.生角的鹿。多指雄鹿。
1.棱角芒刺。形容星的光芒。
2.鋒芒。
1.佛教語。謂愛著于五欲,猶如渴而愛水。
2.泛指對某一事物非常喜愛。
1.謂筆枯少墨。
2.指繪畫中的渴筆法。
1.即消渴病。
1.見"渴心生塵"。
1.寒號蟲。屬蝙蝠類。
1.比喻事前沒準備,臨時才想辦法。
1.謂口干困乏。
1.干燥。
1.渴念的心懷。
1.見"渴驥奔泉"。
1.急望見到。
1.非常想喝酒。
1.謂馴馬時控制其飲水,使之習慣忍渴。
1.口干氣悶。
渴想~遠方的親人。
1.西域古國『代為蒲犁國。即今之塔什庫爾干。
1.亦作"渴羗"。
2.晉王嘉《拾遺記.晉時事》"有一羌人,姓姚名馥……好啜濁糟,常言渴于醇酒。群輩常弄狎之,呼為'渴羌'。"后因以稱嗜酒的人。
3.用以稱嗜茶的人。
1.見"渴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