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琴名。
1.尋找搜索。
2.追尋思索。
1.酒令之一。以紙鬮分寫唐僧﹑孫行者和妖精名﹐拈得孫行者的尋唐僧。猜對時﹐唐僧飲一杯;猜誤時﹐與妖精拇戰﹐輸者飲。
1.尋究探討。
2.尋找。
1.故意挑毛病。
1.推求玩味。
1.探究微細的跡象或玄妙的道理。
深入探求,仔細體味文章耐人尋味。
1.詢問;探索。
1.探討分析。
1.尋事挑釁。
1.方言。吵嘴。
1.游賞勝景。
2.追逐香氣。
3.梵語"干闥婆"(gandharva)之意譯。指樂神;樂人。
1.探問消息。
釁事端。故意找借口挑起事端尋釁鬧事。
1.謂為文專在辭句上下功夫。亦指披閱文章專注于辭句。
1.猶言成群結隊。形容眾多的人依次成行成隊。
1.謂考查整理。
1.相續﹐連續。
1.無邊無際。
2.古宗教名﹐見《通典·邊防九》引唐杜環《經行記》?;蛞詾楣糯笫橙朔Q祆教徒為"尋尋"(zemzem的音譯)。一說﹐指今蘇丹境內尼羅河以東到紅海之濱以游牧為生的貝賈人所崇奉的原始拜物教。參閱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第四章五。
1.指周續之﹑劉遺民﹑陶潛三人。
1.抽引推求。
2.追思。
3.猶推移。
1.量度長短的工具;尺度。
詩篇名。唐代賈島作。全文為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惫P法簡練,語言含蓄,隱者在詩中雖未出現,但其仙風道骨已經可知。是以虛寫實的佳作。
1.尋求幽勝。
2.探究深奧的事理。
1.漢武帝派遣張騫等出使西域﹐尋黃河源頭﹐后人稱之為尋源使。事見《漢書.張騫傳》。
1.窮本溯源。
1.八尺長的繩子。
1.泛指八尺到一丈之間的長度。
1.找;覓求。
1.尋求仙道。
2.指探求事物的本原或真理。
1.喻專注于細小之處。
計算機名詞。根據指令的地址碼產生操作數實際地址的方式。常用的有直接尋址、立即尋址、間接尋址、相對尋址、變址尋址、寄存器尋址等方式。
1.大竹。
1.跟蹤追逐。
2.謂尋找。
3.追尋探求。
1.謂嫁人。
1.尋短見。謂自殺。
1.尋找;跟蹤捕捉。
1.探求綜理。
1.亦作"靴紋"。
2.見"靴文"。
1.亦作"靴紋縐面"。
2.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田元均為人寛厚長者,其在三司,深厭干請者,雖不能從,然不欲峻拒之,每溫顏強笑以遣之。嘗謂人曰'作三司使數年﹐強笑多矣,直笑得面似靴皮。'士大夫聞者傳以為笑,然皆服其德量也。"后遂用"靴紋縐面"形容溫顏強笑。
1.制靴行業。
1.與同一女子保持非婚姻性關系的諸男子之間的俗稱。
1.亦作"韞裦"。
2.革靴套褲。古代戎裝。
1.對妓女的戲稱。
1.靴筒。
1.綢制或皮制的可以折疊的夾子。用以裝名帖﹑文件﹑錢票等物。因可塞藏在靴筒內﹐故稱"靴頁"。有時亦置于懷中。
1.即靴頁。
1.亦作"韞雍"。
2.即靴筒。
1.輝煌光明的燭光。
1.幫子略呈筒狀高到踝子骨以上的皮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