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合作。
1.謂充當盟主;領導。
1.固執不悟。
2.執著;著迷。
1.見"執迷不返"。
1.亦作"執迷不反"。
2.猶執迷不悟。
1.固執己見,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1.猶執迷不悟。
1.掌握政權。語本《論語.季氏》"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2.追查兇手償命。
1.拘泥;固執。
1.猶執著。
1.指主持盟會的人。古代諸侯會盟,割牛耳以敦盛血,以珠盤盛牛耳,主盟者執盤,使與盟會者以血涂口(歃血),以示誠信不渝。
2.后世以稱人于某方面居領導地位。
1.堅持己見,固執任性。
1.謂手持馬韁駕車。
2.引申為駕馭能力。
1.古代喪儀,殯時于棺之兩側系披,使人夾柩車秉持而行,以防路險傾覆。
1.憑證;官府的證件。
1.謂手持憑證,以相驗對。
2.謂把握契機。
1.保持謙遜。
1.從事勞作。
2.執行勤務。
1.拘捕囚禁。
2.指被拘捕囚禁。
1.操秤錘。
2.掌握權柄。
1.謂手執灼熱之物?!对姡笱牛H帷?誰能執熱,逝不以濯。"毛傳"濯所以救熱也。"鄭玄箋"當如手執熱物之用濯。"一說,謂苦熱。段玉裁曰"執熱,言觸熱﹑苦熱。濯,謂浴也……此詩謂誰能苦熱,而不澡浴以潔其體,以求涼快者乎?"見《"執熱"解》。
1.謂持寬柔之道。
1.《禮記.檀弓上》"曾子謂子思曰'伋,吾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于口者七日。'"后以"執喪"為奉行喪禮或守孝之稱。
1.指作儀仗用的器物。
1.掌舵;操舟。
1.猶攝生。謂保護自身。
1.復姓。唐有執失思力。見《舊唐書.突厥傳上》﹑《新唐書.諸夷蕃將傳》。
①工作;掌管某項事情各自執事去了|那些執事的大丫頭,誰不愿意這樣呢。②有差事的人朝之執事,亡非同類|遲衡山貼的祭祀儀注單和派的執事單還貼在壁上。③侍從左右供使喚的人兩處執事領牌交牌的,人來人往不絕。④儀仗全副執事|連前面各色執事陳設,接連一帶擺了三四里遠。
1.主管具體事務者;仆役。
1.謂掌握權勢。
1.猶握手;拉手。
2.亦稱"執手禮"。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相見時的一種禮節。
3.猶拱手。
1.見"執手"。
1.持守;堅持。
2.猶操守。亦指保持節操。
1.《詩.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毛傳"殳,長丈二而無刃。"后以指為皇室效力或作士兵。
1.謂持繩索登車。
2.借稱陪帝王乘車的侍臣。
1.猶捕捉。
1.手執梃杖。指持梃作儀衛前導。宋時,天子于宮中,儀衛有主輦二十四人,輦頭一人穿紫繡袍,執涂金裹銀杖作督領。宰相﹑翰林學士﹑御史則用穿朱衣的吏役呵道,"以梃叩地警眾"。三司副使"唯乘紫絲暖座,從人隊長持破木梃。"
1.拿在手中欣賞。
1.謂施行刑罰。
1.謂拘泥于字面而損害內容。
1.阻止別人做好事。
1.駐扎宿營;安頓休息。
2.止息的屋舍。
1.只是。
1.靜止的水。
1.《南史.徐勉傳》"嘗與門人夜集,客有虞皓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故時人服其無私"。謂只可談風月之事◇以"止談風月"為勸阻他人勿談公事或政事之典。
1.寄居。
1.桂的別名。
1.休息;住宿。
2.停止;停息。
3.古琴曲名。
1.安定。
1.使雨停止。
1.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