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書卷??~,淡青色;緗,淺黃色。古時常用淡青﹑淺黃色的絲帛作書囊書衣,因以指代書卷。
1.相傳在今湖北武昌黃鶴山上游三百步長江中。隋置鄂州,即因渚得名。世稱鄂州為鄂渚。
1.花托。鄂,通"萼"。
1.古代人名◇用為商星的別稱。
1.阻塞。
1.亦作"閼蓬"。
2.十干中"甲"的別稱,用以紀年。
1.阻滯凝集。
1.阻斷;杜絕。
1.禁絕。
1.見"閼逢"。
1.阻斷,閉塞。
1.漢代匈奴單于﹑諸王妻的統稱。
2.借指其他少數民族君主之妻妾。
3.漢時縣名。
4.山名。在甘肅省山丹縣。
漢代時匈奴王之妻的稱號。
1.抑制。
1.謂阻滯,不能推行。
1.謂阻截猶豫未定的野獸。
2.地名。戰國時韓邑﹐后屬趙。在今山西省和順縣西北。
1.阻塞郁結。
1.遏制。
1.高貌。
2.銳利貌。
3.驚懼貌。
1.猶峰巒。
1.峻險貌。
1.聳立。
1.直言貌。
1.驚視。
1.驚奇。
1.驚訝,吃驚。
1.驚恐。
1.驚愕而夢◇指可怖不祥之夢。
1.驚視。
形容吃驚意外的消息傳來,大家都為之~。
1.見"愕視"。
1.見"愕眙"。
1.亦作"愕怡"。
2.驚視。
1.驚疑。
1.驚異。
1.驚惶得不敢出氣。
1.萼,花萼;跗,通"柎",花萼房。比喻兄弟。
1.茉莉花的別名。
環列在花的最外面一輪的葉狀薄片,一般呈綠色?;ㄝ嗍怯扇舾奢嗥M成的。(圖見‘花’)
1.遇時,逢時。
1.猶犯顏。
1.阻止。
1.猶郁勃。生氣勃勃的樣子。
1.禁止購買谷米。
1.攔路搶劫。
2.強行剝奪。
1.制裁﹑貶抑惡人或邪惡之事。
2.防止邪惡之事的發生。
1.掩飾人之過失而褒揚他的長處。
2.指禁遏邪惡,褒揚善良。
1.扼制;壓抑。
1.防止;阻止。
1.半途而廢。
1.防止產生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