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把棺柩從暫厝處挖出,重行落葬。
1.不取為己有。
2.不足取。
1.謂不能存活。
2.沒有完整的。
1.謂眼里沒有完整的牛。《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后以"無全牛"比喻技藝精純的境界,或謂專注于某一事物達到極點。
1.不能衡量輕重。比喻不知因事制宜﹑隨機應變。
2.沒有權力。
1.謂沒有力量和勇氣。
1.不論順序。
1.猶言無可倫比。
1.無是,不正確。
2.不要這樣。
3.不是這樣。
1.佛教語。謂性本潔凈,無沾污垢。
1.指心神沒有受干擾。
2.謂不擾民。
1.佛教語。色界第四禪中的天名。謂無三災之患,故以為名。
1.沒有人才。
2.沒有人;沒人在。
1.指侵略者和反動派用燒殺等殘暴手段造成的沒人居住的地區。
1.沒人探問渡口。比喻事物已被人冷落。語出晉陶潛《桃花源記》"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遂無問津者。"
1.見"無人之境"。
1.指人跡不到的荒野。
2.無人存在的地方。常用作比喻。
1.不能勝任;無能。
2.指沒有責任。
3.敬詞。猶不勝。舊時多用于表狀﹑章奏或箋啟﹑書信中。
4.指無任徒。
1.古代指無技能或無法取保的勞役刑徒。
1.謂不做事或不會做事但得到祿位。
1.不日,為時不久。
2.無一日。猶言天天。
3.遙遙無期。
4.沒有太陽。
1.沒有相助的人。
2.沒有戰事。
1.不文飾儀容。
2.不允許;不讓。
3.猶言無地可容。
1.謂沒有棲身立腳的地方。
2.謂羞愧而無處可以藏身。
1.無須多說。
1.無所依歸。如,歸往。
1.無可奈何。
1.猶言沒有什么辦法來對付。
1.猶無如之何。
1.沒有短襖。謂衣服單薄。
1.謙詞。猶言不勞枉駕。
2.不受恥辱;不受侮辱。
1.猶無比。
1.無心計。俗謂心為三思臺。
1.沒有顏色。
2.謂失去光彩。
3.猶言面失人色。
4.指無色界。
1.佛教語。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上。此界無形體,無物質,但存識心。
1.佛教語。即所謂極樂世界。
1.方言。沒有什么。
1.沒有什么關系;不妨。
2.不損害;不傷害。
3.即罔象。神話傳說中的精怪之名。《尸子》卷下"地中有犬,名曰地狼,有人名曰無傷。"一說,水神名。參閱《莊子.達生》"水有無傷"唐陸德明釋文。
1.猶無傷大雅。
無損于風雅、大節偶然說笑打趣,只要不過分,也無傷大雅。
1.至高,無出其上。
2.謂無可聽從之上司。
3.目無長上。
1.佛教浯。謂至極之佛法。大乘之別名。
1.佛教語。指如來所得之道,更無過上,故名。
1.佛教語。指?盤。謂一切法中無過涅盤。
1.漢代戰將的最高稱號。
1.佛教語。謂最高之覺悟境界。
1.無出其上。
1.沒有舌頭。
2.謂不善言語﹑辭章。
1.不厭。
2.古十二律之一。位于戌,故亦指陰歷九月。
3.周景王所鑄鐘名◇亦泛指大鐘。
1.古十二律之一。
1.沒有牽連;不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