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那摩"。
1.幽明。
1.巧詐。惠,通"慧"。
1.聰明,聰慧。
1.猶朝夕。
1.猶解惑。
1.報曉的雞。
1.規勸使明白。多用于下對上。
1.拂曉時漏壺中指示時刻的箭。常借指凌晨這段時間。
1.報曉的號角聲。
1.領悟;理解。
1.明鏡。
1.天亮時。
1.清晨自然界的聲音。
1.通曉,明了。
1.猶曉泠。
1.安詳溫雅。詳﹐通"祥"。
2.周詳雅正。
1.謂盡數延攬。
2.謂廣泛接受意見。
1.安詳美好。
1.謂言語審慎。
2.猶正言﹐直言。
3.細說。
1.審判。
1.猶繁簡。
1.平正劃一。
1.審議。
1.見"詳穩"。
1.假裝應和。詳﹐通"佯"。
1.細說。
1.周備而簡要。
1.審查批閱。
1.平正允當。
2.報準﹔批準。
1.詳細記載。
1.審察采擇。
2.審慎選擇。
1.猶明察。
1.安詳嚴整。
2.謂處事周詳完善。
3.詳細完整。
1.平正。
2.審察校正﹔審議糾正。
1.詳盡細密。
1.安詳中正。
1.端莊持重。
1.亦作"洋注"。
2.詳細注解。
3.詳細注明。
1.參詳﹐依據。
1.審核采擇。
1.太平天國后期﹐規定對特爵諸王嗣君以外各子之報告稱為"詳奏"。
1.古代地方所設學校。
1.古代學校。均,成均。
1.古代對地方學官的敬稱。
1.古代鄉學之門。
2.指學校。
1.指在學生員。明清時為秀才的別稱。
1.《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后因以"庠塾"泛稱地方學校。
1.古代學校。
1.古代學校。
古代的地方學校◇也泛稱學校或教育事業設庠序以化于邑|學子憤慨于庠序,商賈喧噪于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