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順理而有序;和諧而不紊亂。
2.次序,次第。
3.猶順利。
1.松子的一種。
1.即玉角香。
1.古代皮帽上的玉飾。
1.亦作"玉階"。
2.玉石砌成或裝飾的臺階,亦為臺階的美稱。
3.指朝廷。
1.形容潔白無瑕。
2.比喻德操高潔。
1.冰清玉潔。像玉和冰一樣純潔清白。比喻節操高潔。
1.如玉一樣純潔﹑松一樣堅貞。喻節操高潔。
1.后唐趙光逢的雅號。趙風神秀異,品行端莊,故稱。
1.仙藥名。
2.地名。璧玉津的省稱。
3.銀河。
4.口液。
1.指皇宮,宮禁。
1.道家稱天帝所居之處。
2.泛指仙都。
3.指帝都。
1.蛇的別名。
1.指陰莖。
1.即水晶。
1.比喻女子細密潔白的牙齒。
1.謂女子的美好神態。
1.星官名。參宿下方四顆星,形如井,故名。
2.井的美稱。
3.指太華山上的玉井。元史九敬先《莊周夢》第一折"豁開你心上蒙,飛身到太華峰,看白蓮開玉井,看白蓮開玉井。"《水滸傳》第五九回"傍人遙指,云池波內藕如船;故老傳聞,玉井水中花十丈。"參見"玉井蓮"一說指華山西峰之下的深潭。參閱明袁宏道《華山后記》。
4.即冰井。古代帝王藏冰之所。伏日以冰賜大臣。
1.古代傳說中華山峰頂玉井所產之蓮。
2.喻堅貞高潔的婦女。
1.猶尊容。
2.影子的美稱。
1.玉磨成的鏡子。
2.比喻清明之道。
3.比喻明月。
4.比喻明靜的水面。
5.指婚娶的聘禮。
1.玉制的鏡臺。
2.指晉溫嶠之玉鏡臺。溫嶠北征劉聰,獲玉鏡臺一枚。從姑有女,囑代覓婿,溫有自婚意,因下玉鏡臺為定。事見《世說新語·假譎》◇引申作婚娶聘禮的代稱。
1.以玉鳩為飾的手杖。據《后漢書·禮儀志》載年七十者授玉杖。杖端以鳩為飾。鳩為不噎之鳥,欲老人不噎也。
1.棋盤的美稱。
2.道觀名,在四川成都。傳說李老君曾于此坐局腳玉床講經,因而得名。
3.蘇軾曾任玉局觀提舉,后人遂以"玉局"稱蘇軾。
1.宋代著名的道觀。設于玉局化。在今四川成都市北。
1.地名。在成都市北。宋代著名道觀玉局觀設此。
1.宋蘇軾自稱。
1.玉局觀提舉的戲稱。
1.猶玉立。喻人風姿秀美。
1."玉具劍"的省稱。
1.劍鼻和劍鐔用白玉制成的劍。
1.佩玉的一種。形如環而有缺口。"玦"﹑"決"同音,故古人每用"玉玦"表示決斷或決絕之意。
1.玉制的酒杯。
2.泛指酒杯。
1.菌類植物名。以其柄白色,傘灰色,晶瑩如玉,故名。
1.佛塔之美稱。
1.馬絡頭上的裝飾物。多為玉制,也有用貝制的。
2.指馬。
3.指高官顯貴。
1.法則;法令條文。
1.丸狀的玉。泛指珍寶。
2.果實之類的美稱。
1.象玉石刻成的,形容形態美觀。
2.對刻本的美稱。
1.亦作"玉鲙"。
2.鱸魚膾,因色白如玉,故名。常借指東南佳味。
1.見"玉膾"。
1.玉制的筐。
2.竹筐的美稱。
又名《大紅袍》、《海公奇案》。長篇彈詞。內容以明代鄒應龍之子鄒彬遭仇家陷害事貫串全篇。著重寫海瑞在義士杜鵲橋幫助下搭救鄒彬,以及鏢客韓林先后由邊將王汝川和海瑞救助,幸免于難的故事。
1.玉制的箱子,古代天子用以秘藏玉冊。
2.指珍藏秘籍之所。
1.亦作"玉友金昆"。
2.兄弟的美稱。
1.花木名。落葉喬木,一般高三至五米。單葉互生,倒卵形狀長橢圓形。花大型,呈鐘狀,單生枝頂,早春先葉開放。花瓣九片,色白,芳香如蘭,故名。參閱明汪世懋《學圃雜疏》﹑《廣群芳譜·花譜·玉蘭》。
1.玉石制的欄桿。亦用為欄桿的美稱。
1.圍棋局名。
1.白浪。
1.玉飾的馬銜。
2.指馬。
1.酒器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