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沉香"。
2.香木名。產(chǎn)于亞熱帶,木質(zhì)堅硬而重,黃色,有香味。心材為著名熏香料。中醫(yī)以含有黑色樹脂的樹根或樹干加工后入藥,有鎮(zhèn)痛﹑健胃等作用。亦指這種植物的木材。又名"伽南香"或"奇南香"。
3.指用沉香制作的香。
4.文學(xué)故事人物名。華山三圣母的兒子,由父親帶在人間撫養(yǎng)。曾因抱不平打死權(quán)相之子◇來知道母親被舅父二郎神壓在華山下,就力戰(zhàn)二郎神,斧劈華山,救出母親。元張時起雜劇《沉香太子劈華山》曾鋪敘其事,惟今已不傳◇流行于說唱文學(xué)中,并改編為各種戲曲劇目,如京劇《寶蓮燈》即演其事。
1.見"刀砧"。
1.見"刀鞘"。
也稱削面”『族民間傳統(tǒng)面食。流行于華北地區(qū),以山西最盛。其做法是左手舉一大塊和好的面團(tuán),右手用一把特制的弧形刀,將面一條條削入鍋內(nèi),煮熟撈起,配上豬肉等梢子食用。面條呈三棱形,香綿適口。
1.鴨的一種。
1.佛教語。指地獄中用以刺割罪人的尖利之葉。
2.刀片。
1.魚名。即鮦魚,亦名刀鱭。形似刀,故名。
1.書寫。
1.亦作"刀杖"。
2.刀和杖。古代兵器總稱。
3.刀和杖。屠宰用具。
1.見"刀仗"。
1.亦作"刀磚"。亦作"刀枮"。
2.刀和砧板。指宰割工具。
3.借指宰殺。
1.剁肉切菜等用的案板。
1.命理用語,指刀傷的兇煞。殺,通"煞",兇神。
1.《晉書.王浚傳》"浚夜夢懸三刀于臥屋梁上,須臾又益一刀,浚驚覺,意甚惡之。主簿李毅再拜賀曰'三刀為州字,又益一者,明府其臨益州乎?'及賊張弘殺益州刺史皇甫晏,果遷浚為益州刺史。"后因以刀州為益州的別稱。
1.謂入蜀任職。典出《晉書.王浚傳》。刀州指益州,益州為蜀地。
1.見"刀砧"。
1.喻微末的小利。
1.小刀。
1.即刀靶。
1.秤的一種。靈敏準(zhǔn)確,用鐵或鋼做成,安裝在秤桿上的構(gòu)件呈刀刃狀,故名。
1.喻言語尖利而心地柔和。
刀和砧板。比喻宰割者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1.猶虎口余生。
1.見"刀室"。
1.忝居。廁身其間的謙詞。
1.謙稱自己年紀(jì)較大或輩分較高。
1.猶忝任。謂自己的才能與所任之職不相配。
1.忝受;承受。
1.謂貪婪而荒于政務(wù)。
1.見"叨蹬"。
1.亦作"叨登"。
2.嚕嗦;找麻煩。
1.及第的謙詞。
1.嘮叨;小聲絮叨。
1.形容聲音高而宏亮。
受到對方好處表示謝意時用的客套話。
1.貪婪卑鄙。
1.猶忝居。
1.謂占居不應(yīng)有的職位。多用作自謙之詞。
1.平庸的人。
2.世間常人。
3.普通品種。
1.各種器物。
2.指平庸的人。
1.平凡輕賤。
1.凡人的情感欲望。
1.非盜賊而因其他罪被拘禁的人。
①平常的人~瑣事。②指塵世的人(區(qū)別于‘神仙 ’)。
1.將帥及卒眾所乘之兵車。
1.見"凡?"。
1.平庸懦弱。
1.佛教語。謂未證道的僧人,對證道的圣僧而言。
1.宗子以外,凡嫡庶之殤皆謂之"凡殤"。
1.凡人之身;血肉之驅(qū)。
1.平常人的見識。亦指見識平常的人。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dān)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