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沉嫚"。
2.沉迷褻狎。
虛名~虛譽ㄧ不慕~。
1.指日月。
1.虛妄。
1.舊指工商行業。古代以農為本,工商為末,以其追逐浮利,故稱。
1.泡沫。
1.舉目。抬起眼。
1.表面上仰慕。
1.渡水用的氣囊。
1.猶泥濘。
1.鷗鳥。常比喻飄忽不定。
1.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
1.門上裝飾的突起的釘狀物,形似水上浮漚,故名。
1.臨時搭蓋的棚子。
形容不認真,不仔細。也說膚皮潦草。
1.謂不穩定。
2.虛浮。
(工作、學習等)不塌實;不認真作風~。
1.猶飄逸。
2.輕浮。
1.不踏實。
1.浮簽。粘在書本或文稿上注出意見﹑便于隨時揭去的小紙條。
又稱青萍”。單子葉植物,浮萍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體葉狀,浮在水面。葉扁平,兩面都是綠色,下面有一條根。廣布于世界各地。全草可作飼料或綠肥。帶根全草入藥,能發汗、利尿、消腫。
1.見"浮鋪"。
1.方言。上面,表面。
1.謂浮游的云霧。
2.謂浮躁輕率。
(~兒)一端粘在試卷、書冊、文稿上,便于揭去的紙簽。
淺薄;膚淺內容~ㄧ他對社會的認識很~。
在并列的船或筏子上鋪上木板而成的橋。
1.虛浮奇巧;虛浮不實。
1.浮聲與切響。即聲音的平仄。
1.輕飄貌。
1.指青天。
1.水邊一種能制磬的石頭。
1.即浮丘公。
2.復姓『有浮丘伯。見《漢書.儒林傳.申公》。
1.即浮丘公。
1.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1.浮在酒面上的泡沫或膏狀物。
1.指外感初期的表熱。
1.在外流浪的人。
2.迷惑人。
1.虛榮。
1.亦作"浮宂"。
2.多馀。
3.指浮員﹐冗官。
1.見"浮冗"。
1.鋪張華麗。
1.即扶桑。指太陽出來的地方。
1.山名。即包山﹑獅子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本屹立錢塘江心,宋元以來隨著泥沙沉積,遂與北岸大陸連接。
2.山名。即今廣東省饒平縣西北浮山。南宋末與元兵交戰于此。
3.山名。在今陜西省臨潼縣南。
4.指海市蜃樓。
1.表層的輕傷。
1.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在環曲的水渠旁集會,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飲,稱"浮觴"。
2.指飲酒。
1.謂巴結上司。
1.乘舟渡水。
1.即筏子。
1.亦作"浮沉"。
2.古代一種祭河川的儀式。
3.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4.隨波逐流。謂追隨世俗。
5.喻升降﹑盛衰﹑得失。 6.埋沒;沉淪。 7.出現和消失。 8.指書信未送到。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殷羨作豫章郡太守。臨去﹐都下人因寄百計函書。既至石頭﹐悉擲水中﹐因祝曰'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后稱書信未送到為"浮沈"。
①指短暫虛幻的人生(對人生的消極看法)~若夢。②浮在水面上生長浮萍~在池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