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渤海。也稱幼海。
2.比喻太子。
3.經穴名。屬手少陰心經。位于肘橫紋尺側端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
1.指剪刀的刃口。
1.猶殺戮。
1.征服。
1.剪綹。謂竊取錢物。
2.即射柳。
扒竊那里常有剪綹賊出沒。
1.猶言剪徑。
1.討伐叛亂。
1.削除。
1.古代貴族婦女的一種首飾。
剪除;消滅~群雄。
1.修剪整理(鬢發眉毛)。
1.猶伏誅。
1.鏟除。
1.除去。
1.修整。
1.亦稱"剪鑿"。
2.南朝宋時,政府鑄造新錢,錢形薄小,輪廓不成,民間盜鑄者多剪鑿古錢,以取其銅,當時稱為"剪錢"或"剪鑿"。
1.使物體發生剪切形變的力叫剪切力。
1.兩個距離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作用于同一物體上所引起的形變。如用剪刀剪東西時就產生這種形變。
1.猶剽竊。
1.草名。又名剪秋紗﹑漢宮秋。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被細毛,葉對生,呈長卵形。夏秋兩季開花,呈深紅或獻色,花瓣有不規則深剪裂。生長于我國北部和中部地區,栽培供人觀賞。
1.一種絨毛短平的紡織品。
2.菊花的珍品之一。
1.猶滅亡。
1.砍毀。
1.體育名詞。跳高姿式之一。始于19世紀末。用側面助跑,擺動腿上竿后,繼以內旋下壓,同時上體傾轉,促使臀部弓起,起跳腿外轉繞過橫竿,下落著地。
1.剪理整刷。
1.亦作"奸巧"。
2.猶奸詐。
3.引申為欺詐。
4.指奸詐的人。
1.惡鳥。
1.亦作"奸情"。
2.詐偽的情狀。
3.猶奸心。指做壞事的念頭。
4.指男女不正當的關系。
1.亦作"奸權"。
2.奸邪而有權勢的人。
1.亦作"奸人"。亦作"姧人"。
2.邪惡﹑狡詐的人。
3.猶奸夫。指通奸的男子。
4.奸細;探子。
1.奸邪諂媚。
1.非正色。兩色相雜而成的顏色。古代以青﹑黃﹑赤﹑白﹑黑為正色,其它色為奸色。
用投機倒把、囤積居奇等不正當手段牟取暴利的商人。
1.亦作"姧聲"。
2.奸邪不正的樂音。
1.指違法的交易。
1.不正當的事;非法的事。
1.亦作"奸豎"。
2.奸詐的小人。
1.詐術。
1.有所干求而游說。
1.亦作"奸私"。亦作"姧私"。
2.奸詐營私。
3.指通奸。
1.亦作"奸宿"。
2.猶奸通。
3.指奸污。
1.亦作"奸態"。
2.詐偽的情狀。
1.亦作"奸貪"。
2.邪惡貪賄。
3.指以非法手段取利。
4.指邪惡貪賄的官吏。
1.亦作"奸匿"。亦作"奸慝"。
2.指奸惡的人。
3.奸惡的心術或行為。
1.男女私通。
2.私相勾結。
1.亦作"姧偷"。亦作"奸偷"。
2.指為非作歹,偷盜財物。
1.亦作"奸頑"。
2.奸詐不法的人。
3.奸詐不老實。
1.奸詐不正。
2.指奸邪不正的人。
1.欺詐。
2.指欺詐誣罔的事情。
1.淫威;邪惡的威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