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道德的人;善良的人。
2.健康﹑正常的人。
3.普通身份的人。與奴仆婢妾相對而言。
4.傳說中的東方種族名。
1.《左傳.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杜預注"湫,集也;底,滯也。"后以"湫閉"謂閉塞不通。
1.低下破敗。
1.水潭。
1.積滯不暢。
1.同"湫隘"。
1.猶湫隘。
1.悲憂貌。湫,通"愁"。
1.猶窮盡。
1.低矮狹小的住宅。
1.猶凄厲。
1.卷曲貌。
1.清靜。
1.低下簡陋。
2.指低下簡陋的建筑。
1.小水;水草交接之處。
1.低下潮濕。
1.矮小的房間。
1.潭水。
1.低濕狹窄。
1.指學識寡陋之人。
1.猶湫隘。溢為"隘"字之訛。
1.積滯不通。
1.低下狹窄。
1.一種珠孔曲折難通的寶珠。
1.縱橫交叉的大道;繁華的街市。
2.草名。
1.大道上的塵土。借指煩擾的塵世。
1.佛教語。指三界九地的眾生。
1.指天宮。
2.指皇城。
1.猶九州。
2.猶九泉。
1.漢揚雄著《太玄》,定人為九等。
1.亦作"九軔"。
2.六十三尺。一說七十二尺。常用以形容極高或極深。
1.《詩.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如松柏之茂;如不爾或承。"本為祝頌人君之詞,因連用九個"如"字,并有"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之語,后因以"九如"為祝壽之詞。
2.頻頻來臨。
1.見"九儒十丐"。
1.煉丹的鼎。
中國的民主黨派之一。前身為由1944年組織的民主科學座談會形成的民主科學社,1945年定名九三學社,1946年成立。主要由文教、科技界的知識分子組成。參加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為參政黨之一。
1.九州的大山。
2.九座山。《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山?會稽﹑太山﹑王屋﹑首山﹑太華﹑歧山﹑太行﹑羊腸﹑孟門。"金元好問《穎亭留別》詩"七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施國祈箋注"九山,案辳轅﹑潁谷﹑告成﹑少室﹑大箕﹑大陘﹑大熊﹑大茂﹑具茨是也。"
3.指九嶷山。
1.無限地哀傷。
1.多次飛揚。
1.五聲(宮﹑商﹑角﹑征﹑羽)和四清(宮清﹑商清﹑角清﹑征清)的合稱。
1.指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文王﹑周公﹑孔子。
2.指道教崇奉的九位真人。
3.九個皇帝。
1.《漢書.藝文志》"《淮南道訓》二篇?;茨贤醢财该鳌兑住氛呔湃?,號九師說。"因稱《易經》學者為"九師"。
2.猶九軍,大軍。
1.九代。
2.指九世仇。
1.古時買賣貨物的場所。
2.泛指熱鬧的街市。
1.古時九嬪和九卿分別治事之所。
2.指古明堂的九間房屋。
3.即九廟。天子的祖廟。
4.道教謂人體中的"上宮"(腦)和"九竅"。
1.指夏季九十天的暑熱天氣。
1.古算法名◇之《九章算術》本此。
1.周代對人民各種職業所課的賦稅。
1.九卿。
1.多次死亡的威脅。
形容經歷極大危險而幸存。
1.指九卿的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