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沙麓"。
2.古山名。一說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東。《春秋.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杜預注"沙鹿,山名。平陽元城縣東有土山。"《公羊傳.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沙鹿者何?河上之邑也。"據(jù)《后漢書.元后傳》載,春秋晉國有史官以為沙麓崩陷乃"陰為陽雄﹐土火相乘"之象﹐斷言六百四十五年后宜有圣女興。因以"沙鹿"作為頌揚皇太后﹑皇后之詞。
1.形容翻卷飄動。
1.噴涌流淌。
2.猶奔瀉。
1.亦作"涌泉"。
2.水向上噴出的泉。
3.中醫(yī)針灸穴位名。
1.亦作"涌身"。
2.縱身。
1.亦作"涌躍"。
2.升騰;跳躍。
1.激流。
2.猶奔流。
1.(人和事物)大量出現(xiàn)。
2.突然出現(xiàn)。
1.亦作"涌泄"。
2.嘔吐排泄。
3.噴涌外泄。
1.亦作"涌溢"。
2.涌流而出。
3.漫溢;泛濫。
4.比喻大量涌現(xiàn)。
5.猶沸騰。
1.水波騰涌貌。
1.見"涌趯"。
1.漢代宮廷女官名號的一種。有稱其容貌美麗之義。
1.輕巧美麗貌。
1.高低眾多貌。
1.完全變態(tài)類的昆蟲在由幼蟲老熟后變?yōu)椴粍拥挠计诘倪^程。
1.蛹羽化后剩下的外殼。如蟬蛻為蟬蛹羽化時所脫下的外殼。
1.完全變態(tài)類的昆蟲﹐在幼蟲變化成蛹﹑蛹變?yōu)槌上x以前的一段時期。
1.蠶蛹蜷伏繭中。比喻隱居不出。
1.亦作"踴昂"。
2.(物價)上漲。
1.亦作"踴躭"。
2.見"踴躪"。
1.亦作"踴發(fā)"。
2.迸發(fā)。
1.亦作"踴距"。
2.跳躍。
1.亦作"踴躪"。亦作"踴躭"。
2.猶踴擗。
1.亦作"踴擗"。
2.頓足搥胸。形容極度悲哀。
1.亦作"踴甓"。
2.指塔。
1.亦作"踴身"。
2.縱身。
1.亦作"踴跳"。
2.跳躍。
1.亦作"踴現(xiàn)"。
2.冒出;突現(xiàn)。
1.亦作"踴逸"。
2.猶跳越。
1.跳舞的節(jié)奏;跳躍。
1.使用詔書。
1.蓋玉璽。
1.指書畫的運筆。
2.指運用寫作技巧。
1.使用兵器。
2.調兵遣將,指揮戰(zhàn)爭。
3.使用武力,進行戰(zhàn)爭。
1.任用人才。
1.吃飯。
1.出謀畫策。
1.飲茶,喝茶。
1.運用其所長。
2.使用長武器。
1.用途;作用。
1.可任用之臣。亦指重用之臣。
1.用途;作用。
①壘積磚石并用泥灰黏合~臺階ㄧ~假山。②比喻寫文章時使用大量華
1.指牲器的等級。
2.猶言憑什么。
1.引用典故。
1.費用;開支。
2.使用。
3.指用途。
4.任用;錄用。
1.運用其所短。
2.使用短武器。
1.謂依法斷罪。
2.泛指運用刑法。
3.指運用兵法,使用戰(zhàn)略﹑戰(zhàn)術。
4.使用的方式﹑方法。
1.吃飯。
1.使用中需要的本領,與學習中得到的東西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