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畫名。以晉代釋慧遠﹑陶淵明和陸修靜三名高士于廬山論道,相與大笑而別的情節(jié)為題材。畫已不傳。
1.謂處以流放的刑罰。
1.猶阻礙,障礙。
1.猶留言。
2.謂食薤留下藠頭。白,指薤的根部,即藠頭,味美。
1.指舊時官員退班后有事留署。
1.指駐軍設(shè)防。壁,軍壘。
1.多指以詩文作紀念贈給分別的人。
1.停步。
2.主人送客,客人辭讓之語。
1.謂停車。
1.猶儲存。
1.指留都的命官。
1.從錢財?shù)目倲?shù)中按一定成數(shù)留下來。
1.稽留延遲。
1.儲存。亦指儲存之物。
1.留住,定居。
1.謂從前的事物留下來傳給后世。
2.流布;傳開。留,通"流"。
1.存留,保存。
1.見"留滯"。
1.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條件,其他問題就可得到解決。
1.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指唐時節(jié)度留后的官署。
1.靜與動?!肚f子.天地》"留動而生物,物成生理,謂之形。"成玄英疏"留,靜也。陽動陰靜,氤氳升降,分布三才,化生萬物,物得成就,生理具足,謂之形也。"一說留,通"流",指變動轉(zhuǎn)化。陸德明釋文"留,或作'流'。"
1.積壓文案。
1.《三國志.魏志.常林傳》"林遂稱疾篤"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載,壽春令時苗,少清白。到任時乘薄輌車,黃牸牛,布被囊。居官歲馀,牛生一犢。離任時,留其犢,謂主簿曰"令來時,本無此犢,犢是淮南所生有也。"又《晉書.羊祜傳》載,巨平侯羊篇"歷官清慎,有私牛于官舍產(chǎn)犢,及遷而留之。"后以留犢喻居官清廉,纖介不取。
1.留客用飯。
1.留下芳香。亦指留下好名聲。
1.取舍。指選用人員時的錄用與不錄用。
1.職官和官署名。猶留臺﹑留任。
1.指官吏推遲更代,繼續(xù)留任。
1.清制,進士之中在一甲里一二三名的分別為狀元﹑榜眼﹑探花。在二甲﹑三甲里的,再應朝考,成績優(yōu)者到翰林院學習三年,稱"庶吉士"。學習期滿,舉行"散館"考試,優(yōu)等的授翰林院正式官職,原為二甲進士授編修,原為三甲進士授檢討,稱為"留館"。未留館的,可為給事中御史主事,或出為州縣官。
1.即劉海。指婦女或兒童垂在額頭上的短發(fā)。
1.留戀與愛好。
1.秦末,張良運籌帷幄,佐劉邦平定天下,以功封留侯。詩文中常用為稱頌功臣之典。
1.官職名。猶留守﹑留臺。帝王離京留在京師總攝政事之官。
2.官職名。唐中葉后,藩鎮(zhèn)坐大,節(jié)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親信將吏代行職務,稱節(jié)度留后或觀察留后。亦有叛將推翻統(tǒng)師,自稱留后,而后由朝廷補行正式任命者。
3.北宋以后,名漸廢。惟詩文中仍以指稱擁兵抗上的權(quán)臣。
1.猶言留后門。
1.預留退身之路。
1.謂采取留有馀地的辦法。
1.留客歡宴。
1.黑黃色。
1.學生學年成績不合升級標準,留在原年級重新學習。
1.留意計算,仔細籌劃。
2.謂擱置原定計劃。
1.指人臣死時留下的奏章。即遺表。
1.集中精力;專心。
1.保守,維持現(xiàn)狀。
2.停住,居留。
3.猶滯積﹑滯澀。
1.留題詩文。
1.猶言猶豫不決。
1.指狗。
1.指翩翩然﹑令人留連難舍的舞袖。語出《楚辭.大招》"長袂拂面,善留客只。"
1.原為唐代教坊曲名◇發(fā)展為詞牌名。雙調(diào),有九十八字﹑九十四字兩體,見《詞譜》卷二六。
2.古兵器名。一種頭端有倒鉤的長槍。
1.猶留難;阻難。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