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傷逝》"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敬素好琴,﹝子猷﹞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慟絶良久,月余亦卒。"后因以"人琴俱亡"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1.殘害使之受難。
1.賊人的遺孽﹑余黨。
1.對賊寇﹑仇敵的詈詞。
1.猶殘害。
1.詈詞。做賊的胚子。
1.詈詞。謂賊性深入皮骨。
1.反常之氣;邪氣。
2.賊人﹑反叛者的氣焰。
1.盜賊所用的兵器。
1.不正派的語調﹑表情。
1.竊賊。
1.敵人的情勢。
2.有關賊盜的案情。
1.賊人囚犯。多用為詈詞。
1.《景德傳燈錄.法瑫宗一禪師》"僧曰'若不遇于師,幾成走作。'師曰'賊去后關門。'"后因以"賊去關門"比喻出了事故才去防范。
1.指作亂﹑肇禍﹑侵略等桅國家和人民的人。
2.盜賊。
1.見"賊人心虛"。
1.指做了壞事的人,時刻膽戰(zhàn)心驚,怕壞事敗露。
1.毀棄仁愛。
1.殘忍。
1.殺害。
2.用作詈詞。
1.傷害;殘殺。
1.謂用法苛細而嚴酷。
1.指受到的歪曲損害。
1.見"賊戾"。
1.犯上作亂者。
2.賊人之手。
1.謂偷竊扒拿,手腳不干凈。
1.盜賊的頭領。
1.形容陰險狡猾的眼神。
1.賊子,賊徒。
1.盜賊的頭領。亦指叛軍首領。
1.形容眼神不正派。
1.見"賊忒嬉嬉"。
1.方言。形容鬼祟不安。亦形容嬉皮笑臉。
1.賊人的頭領。
2.賊人的首級;賊人的頭顱。
1.同"賊頭鼠腦"。
1.同"賊頭鼠腦"。
1.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1.同"賊頭鼠腦"。
1.詈詞。對和尚的蔑稱。
1.猶賊忒忒。
1.詈詞。匪徒。蔑稱敵軍或叛軍。
1.方言。賊,偷東西的人。
1.見"賊王八"。
1.《宋書.始安王休仁傳》"休仁及太宗﹑山陽王休佑,形體并肥壯,帝(前廢帝)乃以竹籠盛而稱之,以太宗尤肥.號為'豬王'.號休仁為'殺王',休佑為'賊王'。"后因以"賊王"貶稱昏庸﹑可惡的侯王。
2.賊人的頭領。
1.亦作"賊亡八"。亦作"賊忘八"。
2.《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少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事,里人謂之'賊王八'。"后泛作罵人的話。
1.見"賊王八"。
1.賊人的行列。
1.妖氛。
1.指賊寇殘類。
1.充當賊人內(nèi)線的奸細。
1.指賊的模樣。常用作詈詞。
2.指奸相。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