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蒼蠅。蠅色黑﹐故稱。
2.喻指讒佞。
3.《三國志.吳志.虞翻傳》"又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于世"裴松之注引《虞翻別傳》﹕"自恨疏節﹐骨體不媚﹐犯上獲罪﹐當長沒海隅﹐生無可與語﹐死以青蠅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后因以"青蠅"為生罕知己﹐死無吊客之典。
1.春秋時衛國大夫蘧瑗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因以"蘧瑗知非"為不斷遷善改過之典。
2.代指五十歲。
1.四齒耙。
1.附著。
1.唐武則天時官員冗濫,時人以"欋推"譏之。言濫員之多,可以用四齒耙推。
1.一種氈帽。
①毛織地毯請客北堂上,坐客氈氍毹。②舊時戲臺演出常鋪紅色氍毹,因以氍毹”或紅氍毹”代稱戲臺氍毹久擅場。
1.見"氍毹"。
1.粗竹席。
2.亦作"籧蓏"。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
1.亦作"籧?"。
2.竹席。
1.用竹編制的養蠶用具。
1.見"籧簒"。
1.瘦弱疲憊。
1.瘦弱疲乏。
1.瘦弱憔悴。
1.謂瘦瘠不堪﹐健康狀況很壞。
1.瘦弱;消瘦。
1.瘦弱。
1.瘦弱到極點。
1.謂極瘦。
1.隱居山澤的瘦弱清廉的學士。
1.瘦削吃苦。
1.隱居山澤的術士。
2.骨姿清瘦的仙人。指梅花。
1.容顏消瘦。
1.謂處于四通八達之地。
歧路;岔路行衢道者不至。
1.街燈。
1.古代用兵的九種地勢之一。指各國相毗鄰的要沖。
1.街頭巷尾的歌謠。指民歌。
1.街鼓。
1.猶關市。
1.指地處沖要的國家。
1.衢巷。
1.舊式提花織機上使經線回復原位的部件。今稱紋針。
1.交錯四出的樹枝。
1.道路。
1.衢巷﹐街巷。
1.歧路﹐岔道。
2.道路。
1.街道里巷;當街的里門。
1.市民。
1.街道。
1.舊式提花織機上調整經線開口位置的部件。
1.街市。
1.市廛關塞。
1.街市。
1.相傳唐堯征詢民意的處所。
2.泛指古代帝王聽政之所。
1.道路。
1.街市。
1.歧路。
1.街巷。
1.街頭巷尾的歌謠。指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