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倚老賣老,以大言訓人。
1.愚笨鄙陋。
1.癡愚庸碌。
1.無知而幼稚。
1.愚笨遲鈍。
1.幼稚無知。
1.愚笨,笨拙。
1.猶傻子。
1.亦作"鬷?"。
2.稠黑的鬢發。
1.稠黑的發髢。
1.稠美的黑發。
1.亦作"?嘏"。
2.見"鬷假"。
1.頭發稠黑貌。
1.美好的發髻。
1.亦作"?嘏"。亦作"?嘏"。
2.謂祭祀時精誠上達于神。鬷,通"奏";假,通"格",至,致。
3.引申為祭祀。
1.亦作"?邁"。
2.會合而行。
1.謂頭發稠黑美麗。
1.黑稠的頭發和胡須。
1.復姓。春秋有鬷夷氏。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1.謂女子頭發稠黑如烏云狀。
1.謂毛發黑而有光澤。
1.舊時官職名稱。清末新設置的官署或辦事機構的主管人員稱督辦或總辦﹑副職稱會辦,資格比會辦略次的稱幫辦。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某些特殊機構亦設此官。如清季之保甲局﹑厘捐局,民國初期之招商局﹑硝礦局等皆置總辦﹑會辦。
1.見"總編輯"。
1.新聞出版單位編輯業務的總負責人。
1.集中軍隊;統領軍隊。
2.官名。明代遣將出征,別設總兵官﹑副總兵官以統領軍務。其后總兵官鎮守一方,漸成常駐武官,簡稱總兵。清因之,于各省置提督,提督下分設總兵官及副總兵官??偙犝邽殒?,故亦稱總鎮。
1.亦作"緫布"。
2.古代貨財之正稅。
1.總司令部或總指揮部的簡稱。
2.對分部而言。
①匯總裁決總裁其事。②職官名。元、明、清國史館監修官,又明、清中央編纂機構主管官員及明、清會試主考官都稱總裁。③某些政黨的首領,如日本自民黨總裁。④某些企業機構的主管人銀行總裁|公司總裁。
1.明清總管漕運的官。
以字為單位,按一定順序編排,逐一說明字的讀音、意義和用法的工具書。中國古代稱字書”,直到《康熙字典》問世才稱字典”。最早的漢語字典是東漢許慎編的《說文解字》。近代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綜合性的,如《新華字典》;一類是專門性的,如《異體字字典》。
1.一種高級薄型書籍紙。紙頁較薄,潔白細致,強韌耐折,不透明性好。常用于印刷字典﹑詞典﹑手冊等篇幅較多﹑使用率較高的書籍。
1.字音的高低升降。也叫聲調。
計算機程序設計及操作時使用的符號。包括字母、數字、空格符、提示符及各種專用字符等。
簡稱串”。有限字符的序列。數據元素為字符的線性表,是一種數據的邏輯結構。在計算機中可有不同的存儲結構。在串上可進行求子串、插入字符、刪除字符、置換字符等運算。
1.書寫文字的格式。
2.詞牌曲調關于填詞制曲的字數的規定。
1.撫愛孤兒。語本《左傳.成公十一年》"已不能庇其伉儷而亡之,又不能字人之孤而殺之,將何以終?"
商店的名稱老字號。
1.文字的筆畫﹑筆形。
2.即書畫。書法和繪畫作品的統稱。
1.字典一類的工具書。
2.詞匯;詞語。
1.見"字跡"。
1.猶字眼。引申指事物的極微部分﹑一丁點兒。
又稱位組”。作為一個單位來處理的一小組相鄰的二進制數字。通常以八位二進制數字作為一個字節。電子計算機中常用來作為存儲器容量的單位。
1.文章里的字眼和句子。
1.書面的憑證,如合同﹑契約﹑收據﹑借條等。
1.供初學者識字用的方形小紙塊或小紙片,每塊或每片上寫一個字或詞。
1.字句之間。亦指文章的某種意思或感情在字句中間隱約透露出來。語出南朝梁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云吐于行間,珠玉生于字里。"
1.造字的條例。指六書。
1.懷孕的馬。
2.指〡゛゜ヽヾ〆ゝゞ﹉等數字,舊時商人用以代替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等數字。
1.亦作"字?"。
2.字民。
1.字民。萌,通"氓"。
1.以字為謎底的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