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浮游;游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畢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后因以"拍浮"為詩酒娛情之典。
①蕭條;凄涼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生氣|荒城自蕭索,萬里山河空。②稀疏爾來飄流二十載,鬢發蕭索垂霜冰。
遼景宗后。名綽,字燕燕,契丹人。其子耶律隆緒(圣宗)即位后,被尊為皇太后,攝國政。公元986年派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等大敗攻遼宋軍于岐溝關(今河北涿州西南)◇又連年攻宋。1004年秋大舉南進,她與耶律隆緒率軍到澶州(今河南濮陽),遭宋軍強烈抵抗,與宋真宗締結澶淵之盟而返。
①凋零;冷落村落蕭條|要是沒有窗外繁密的竹枝,那個房間真太蕭條了。②指經濟衰退,不景氣生意蕭條|市面蕭條,經濟恐慌。
南朝梁文學家。字德施,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梁武帝長子,被立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謚號昭明,世稱昭明太子。曾招集文士編成《文選》,為對后世有重要影響的詩文總集。
1.亦作"蕭閑"。
2.蕭灑悠閑;寂靜。
1.指漢丞相蕭何。
①稀疏白發蕭蕭今已老。②擬聲詞蕭蕭馬鳴|風蕭蕭兮易水寒|月影下,樹葉蕭蕭。
1.象聲詞。形容凄涼而細碎的聲音。
2.凄涼。
從浙江蕭山經紹興到寧波北侖港。長185千米。始筑于清末,1937年修至曹娥江邊。抗日戰爭期間遭嚴重破壞。建國后復修,1959年修通。1985年延伸至北侖港。是浙江港口城市寧波和內地聯系的重要通道。
音樂教育家,作曲家。廣東中山人。曾留學日本和德國,1916年獲博士學位。回國后,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音樂科及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創辦國立音樂院(后改名為國立上海音樂專科學校)。論著有《普通樂學》、《中西音樂的比較研究》等。作有《問》、《五四紀念愛國歌》等一百余首歌曲以及大型合唱曲、弦樂四重奏、鋼琴曲、大提琴曲等。
1.蕭史和弄玉。
1.蕭灑遠逸。
1.唐張懷瓘《書斷》"武帝造寺,令蕭子云飛白大書'蕭'字,至今一字存焉。李約竭產自江南買歸東洛,建一小亭以玩,號曰'蕭齋'。"后人稱寺廟﹑書齋為"蕭齋"。
1.漢蕭何和張良的并稱。
1.亦作"蕭拆魚"。
2.一種以蒿艾承托曝曬而成的干魚。
1.指蕭育和朱博。西漢時人,兩人始為好友,后有隙,終成仇人。
1.喉病。
1.消渴病。
2.頭痛病。
1.同"消渴"。
2.指糖尿病﹑尿崩病等。
1.頭痛病。
1.消瘦。身體變瘦。
1.泛指瘡瘍。
1.疼癢。
有機化合物分子中的氫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反應。如苯與硝酸在濃硫酸中加熱時反應生成硝基苯的反應。
硝酸分子中除去一個羥基(-oh)后所構成的一價原子團。一般以-no2表示。
化學式c6h5no2。淡黃色油狀液體。有苦杏仁氣味。蒸氣有毒。不溶于水、酸、堿,溶于乙醇、乙醚、苯。化學性質活潑,能被還原成重氮鹽、偶氮苯等。由苯經硝酸和硫酸混合硝化而得。作有機合成中間體及用作生產苯胺的原料。
1.土地堅硬而瘠薄。
見鏹水”(1056頁)。
1.礦物名。白色結晶體,可制火藥﹑炸藥和肥料。又稱火硝。
1.用芒硝﹑樸硝等鞣制動物皮革使之變軟。
化學式hno3。無色液體。易分解出二氧化氮,常呈紅棕色。常用的濃硝酸含hno365%,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能使皮膚顯黃斑。為強氧化劑,幾乎能跟所有的金屬發生劇烈反應。工業上常用空氣催化氧化氨生成二氧化氮,然后用水吸收而得。廣泛用于生產氮肥、硝化纖維和炸藥,還用于有機合成。
化學式kno3。無色透明晶體或白色粉末。不易潮解,易溶于水。有強氧化作用,與有機物接觸易發生燃燒和爆炸。由硝酸鈉和氯化鉀反應而得。農業上用作肥料。工業上用于制黑火藥、火柴、藥物、玻璃等。
化學式agno3。無色透明晶體。見光或遇有機物變灰黑色。易溶于水。具氧化性和腐蝕性。將銀溶解于硝酸中,經蒸發結晶可得。用于制其他銀鹽,作分析試劑及藥物等。
1.爆炸物爆炸后形成的煙霧。
1.硝煙如云,子彈像雨。形容激烈的戰斗。
1.形容山勢險峻。
1.開闊貌。
1.開闊貌。
1.迅疾;忽然。
1.飛騰迅疾貌。
1.無拘無束貌;超脫貌。
1.猶翛然。
1.象聲詞。
1.羽毛殘破貌。
2.泛指破敝。
3.象聲詞。
4.高或長貌。
5.錯雜貌。
1.枝干聳立貌。
1.同"萷蕅"。
2.草木茂盛貌。
1.猶言黯然銷魂。
1.即消腸酒。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烈性美酒。
1.猶銷路。
1.猶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