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牽強割裂。
1.又稱"八卦教"。為白蓮教支派之一。十八世紀中白蓮教起義失敗后由部分教徒組織而成﹐曾傳布于北京﹑河北﹑山東﹑河南等地。
簡稱理欲”。天理,指綱常倫理;人欲,指人們的生活欲望。宋代程朱理學把這兩者對立起來,要人們放棄生活欲望,絕對遵守封建倫理教條◇來進步的思想家都反對這一禁欲主義的觀點。
1.指天降的甘露。亦謂天釀之醴酒。宋蘇軾《人參》詩"玄泉傾海腴,白露灑天醴。"亦用為醴酒之美稱。
1.上天之力;上天所助。
1.見"天歷"。
1.天子的官吏。
2.奉天命治民的人。
1.天賦的善心;良心。
1.漢宮殿名。在建章宮內。
2.星名。
1.指太陽將要露出地平線﹐天空發出光亮的時候。
2.謂秉性貞信。
1.上天照臨下土。喻天子之治。
1.天上的麒麟。
1.天上的神靈。
2.指天靈蓋。
1.指人或某些動物的頭頂的骨頭。
2.泛指頭顱。
1.天上的龍。
2.佛教語。謂諸天與龍神。
3.房宿第三星之名。
4.山名。在山西省太原縣境。產硫磺。山壁有北魏拓跋氏所造凹形佛像﹐是美術雕刻史上有價值的杰作。
5.蜈蚣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蟲部.蜈蚣》。
1.佛教分諸天﹑龍及鬼神為八部。因八部中以天﹑龍二部居首﹐故曰天龍八部。
1.謂雨量過多。
1.傳說中靈獸名。一名天祿。
1.天賜的福祿。《書.大禹謨》"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后常指帝位。
2.俸祿。
3.傳說中獸名『代多以石雕其形以為飾。
4.漢代閣名◇亦通稱皇家藏書之所。
5.酒的代稱。語出《漢書.食貨志下》"酒者﹐天之美祿。"
1.傳說中兩種獸名『人雕石為像﹐置于墓前。
1.指酒。
1.漢宮中藏書閣名『高祖時創建﹐在未央宮內。
1.天上的路。
2.指高遠的路。
3.上天的法則。猶天道。
4.指日月星辰等天體運行的規律。
5.指京都。 6.喻及第﹑出仕等。
1.道教謂天帝所授官爵。
1.謂上天的誅戮。
1.謂載名于典籍﹑圖書。
1.天時變化的節律。
2.天然的音律。
3.天界的律令。
倫人與人的關系。指父子、兄弟等的關系,泛指家庭共聚天倫|天倫之樂。
1.家庭中親人團聚的歡樂。
1.猶天理。
1.猶天網。
2.古代兵家謂林木縱橫的地形。
3.古代戰具。
也稱地網天羅”。謂上下四方都設下包圍圈。比喻防范嚴密公安干警布下天羅地網|邊境設下天羅地網。
多年生腐生直立草本。其地下塊莖為中藥。有息風、定驚的功用。可治眩暈眼黑、肝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小兒驚風等。
1.駿馬的美稱。
2.傳說中獸名。
3.神馬。
4.星名。屬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
5.螳螂的別名。
天馬漢武帝時從西域獲得的神馬。神馬奔馳如騰空飛行。比喻詩文、書法等豪放不拘,超凡不群詩文有天馬行空之氣勢|筆勢豪放,猶如天馬行空。
1.天機之門。指心。
2.指鼻﹑口或天庭。
3.天宮之門。
4.指皇宮之門。
5.星名。東方七宿角宿中之兩星。即室女座53﹑69。 6.牌九賭博﹐莊家對面稱天門。 7.草藥名。
1.晉陶侃夢生八翼﹐飛而上天﹐見天門九重﹐已登其八﹐唯一門不得入﹐閽者以杖擊之﹐因墜地﹐折左翼◇位至八州都督。見《晉書.陶侃傳》。
1.百合科。多年生攀援草本。莖細長。葉退化﹐由線形葉狀枝代替葉的作用。塊根紡錘形﹐簇生﹐肉質。中醫入藥﹐有潤肺止咳﹐養陰生津的功效。
1.天之生民。黎民百姓。
1.猶天際。
1.廟堂。
2.星名。即營室。
1.指賢者。因其明乎天理﹐適乎天性﹐故稱。
2.指人民;普通人。
1.猶天命;天道。
2.天之光輝。指日﹑月﹑星等。
3.謂天生的視覺能力。
4.謂天賦智慧。
5.尊稱帝王。 6.天亮。
①上天的意志,泛指命運天命難違|任憑天命。②指自然界的一種必然規律制天命而用之。
主張天”即上帝的旨意和命令主宰人世一切的唯心主義哲學理論。
1.猶天幕。指云層。
1.佛教語。天子魔之略稱。為欲界第六天主。常為修道設置障礙。
2.道教指天上的魔怪。
3.泛指魔鬼。
4.樂舞名。
1.佛教謂擾礙佛道者。
2.喻正統以外的旁門支派。
1.元代宮廷樂舞。用于贊佛﹑宴享等。以宮女十六人﹐頭垂辮發﹐戴象牙佛冠﹐身披纓絡﹐扮成菩薩形象而舞﹐謂之天魔舞。參閱《元史.順帝紀六》。
1.天的盡頭。指極遠的地方。
1.天子的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