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盤伏的龍。
2.回環的龍形。
3.發髻名。
1.焚燒成灰,燒光。
1.謂粉身碎骨。
除去渣滓沉淀后呈膏狀的熟石灰。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1.見"灰心槁形"。
1.舊時墓穴內加固用的灰泥構筑。
1.塵垢。
1.中草藥名。馬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十.馬勃》。
1.焚骨成灰。謂身死。
2.骨灰。
1.見"灰管"。
1.見"灰罐"。
1.亦作"灰礶"。
2.古時書寫用的墨罐子。
1.鳥名。又稱玄鶴。喙﹑頸和跗跖都長。體羽呈灰色,頸下黑色。尾羽可作飾品。
1.淺黑色。
枯萎凋落的枝葉被真菌分解而成的土壤,灰白色,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東北、西北的部分林區。這種土壤酸性強,含腐殖質少,缺乏養分。
1.火灰,物體燃燒后的余燼。
2.葭灰與燧火。指歲月﹑節候。
1.方言。詈詞。謂不成器。
1.死寂如灰。
1.佛教語。指大三災中火劫后的余灰。
2.指被兵火毀壞后的殘跡。
物品燃燒后的灰和燒剩下的東西化為~。
1.酒初熟時,下石灰水少許,使之澄清,所得之清酒稱"灰酒"。
1.形容朽腐之極。
1.心灰意冷。
2.謂冷漠。
1.亦作"灰戮"。
2.古代對燒灰違時有妨農事的人處以刑戮。
3.泛指殺身。
1.火爐。
1.見"灰僯"。
1.古代置蘆葦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內,每月當節氣,中律的管內的灰就會自行飛出,以之占驗時序,謂之"灰律"。
1.猶灰滅。
2.覆沒的大災難。
1.見"灰蒙蒙"。
(~的)形容暗淡凝(多指景色)~的夜色 ㄧ一起風沙,天地都變得~的。
1.亦作"灰靡"。
2.化為灰燼和齏粉。指銷鑠與死亡。
1.見"灰糜"。
1.猶灰滅。
1.如灰燼之消散泯滅。
1.如灰之泯滅。謂消亡。
1.灰,灰粉。
1.指暗黑色的劫后余燼。
1.《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遂以"灰木"喻毫無生氣或意志消沉。
2.植物名。即白檀。
1.猶灰心。
1.古代一種戰具。類似灰瓶。
1.猶言灰蒙蒙。
1.古代戰具。一種裝有石灰的瓶,用以臨陣擊敵,使敵不能張目。
1.土氣,不顯眼。
2.灰暗貌。
1.猶喪氣。
1.猶灰身。
1.猶言粉身碎骨。
1.死灰復燃。喻死而復生。
2.死灰復燃。喻失勢者重新得勢。
1.地表下層土壤的一種。
2.塵埃。
3.指人死后的葬處。
1.泥塑的人像。古人祭拜祈晴時所用。
2.愚昧無知的人。
1.形容面容齷齪丑陋。
①像木柴灰的顏色。②比喻頹廢和失望~的作品 ㄧ~的心情。③比喻態度曖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