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見"輦閣"。
1.邳水之涯。相傳漢張良曾游下邳橋上,于橋旁遇一老父,授《太公兵法》,謂"讀是則為王者師"。見《史記.留侯世家》。
1.盛大張設。
1.織成后還沒有經過印染加工的布。
1.方言。出亂子。
1.見"壞戶"。
1.已具有所要求的形體,但還需要加工的制造品;半成品。
2.在機器制造中,材料經過初步加工,需要進一步加工才能制成零件的半成品,通常多指鑄件或鍛件。
1.雛型。
2.鑄造金屬制品的模具。
1.亦作"坯璞"。
2.謂初具規模的事物;半成品。
1.見"坯墣"。
1.猶今言胚胎。
1.指已具備所要求的形體,但還需要加工的塑造品。
1.謂制作陶器。喻指造就,培養。
1.猶澆鑄。
1.亦作"壞冶"。
2.謂制陶和冶煉。比喻培育人材。
1.指襯在器物里邊的東西。
2.指未燒制加工的磚瓦﹑陶瓷器以及其他待加工的半成品。
3.猶材料。比喻能做某種事情的人。
4.猶身分。
1.猶推開。
1.婦女服飾名。始于唐。一說始于秦。
2.披紅。
1.披露。
1.翻閱簿籍。
1.撥開荒草。謂隱居者相互交往或對隱居者的訪問。
1.見"披猖"。
1.亦作"披昌"。猖獗,猖狂。
2.潰散;失意;狼狽。
3.飛揚。
1.顯示忠誠。
1.做道士。
1.見"披肝膽"。
1.開誠相見。
1.解凍。
1.閱讀。
1.披掛堆積。
1.開誠相對。指會晤。
1.謂離開俗世而隱居。
1.披頭散發,衣襟向左邊開。古指東方﹑北方少數民族的裝束,含有落后﹑不開化之意◇亦借指異族入主。語出《論語.憲問》"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被,通"披";衽,同"裧"。
1.即披屋。
1.散亂;分散。
清代婦女禮服的外套◇泛指斗篷式的外套。
1.開放。
①吹拂春風披拂。②飄動枝葉披拂。
1.披著衣服。
1.喻披露真誠。
1.表示以真誠相見。
1.比喻竭盡忠誠。
1.見"披露肝膽"。
1.猶陳述。
1.開誠相見。
1.使盲人復明。
1.身穿短褐。多指生活貧苦。
1.把紅綢披在人的身上。表示喜慶或光榮。
1.敞開胸懷。喻誠心相待。
2.暢懷。
1.敝開;開誠。
2.開朗;明亮。
3.啟發。
1.見"披枷帶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