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論說刑法。
2.判刑。
1.語本《易.需》﹕"需于沙﹐小有言﹐終吉。"和"需于血﹐出自穴"◇因用"需沙出穴"謂遇險兇而能幸免。
1.些少﹐很少的。
1.搜尋﹐求取。
2.敲詐勒索。
1.指章奏空出首幅﹐以供詔旨批答之用。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關于需要的理論。他把人的需要從低級到高級依次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實現的需要。認為只有低層次需要獲得滿足后,才會追求高一層次的需要。
1.實行﹐實踐。
1.需要的用度。
1.語本《易.需》﹕"《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孔穎達疏﹕"若言云上于天﹐是天之欲雨﹐待時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將施﹐而盛德又亨﹐故君子于此之時以飲食宴樂。"后用"需云"為君臣宴樂之典。
2.喻為遍降于民的朝廷德澤。
1.指授職后遲遲不能赴任。
1.魆地里,悄然。
1.見"魆地里"。
1.亦作"魆地"。
2.暗地里。
3.突然,猝然。
1.猶言魆地里。暗中。
1.猶暴風驟雨。
1.猶漆黑。
1.猶忽地里。
1.暗暗;悄悄。
1.鬼怪。
1.謂荒廢貧瘠。
1.集鎮;市集。
1.墟墓。
1.墟莽。
1.墟市。
1.猶村落。
1.《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后以"墟拘"喻孤居一隅,見聞不廣。
1.猶村落。
1.猶堡壘。
村落依依墟里煙。
1.猶墟墓。
2.村落。
1.廢墟榛莽;荒野。
1.丘墓;墓地。
1.猶墟日。
1.猶墟里。
1.中國南方如湘﹑贛﹑閩﹑粵等地區鄉村趕集的日子。
1.鄉村市集。
1.指鄉間房舍。
1.即墟日。
1.丘陵之地。
1.荒廢的街巷。
1.猶言煙塵。比喻虛無的事物。
1.猶荒野。
1.村落園囿。
1.故城;遺址。
1.猶墟莽。
2.猶荒廢。
1.集鎮。
1.傳說屈原之姐女嬃的搗衣石。亦指女嬃的搗衣聲。
1.嘆息哭泣。
1.吐沫以相沾濕。喻人同處困境而互相救助。
1.悲歌。
1.悲泣;抽噎;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