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管樂器的吹奏聲。
1.開導使從善。
1.萌發伸展。
1.黎明。
〈方〉戲弄(人);開玩笑。
1.豁達爽朗。
2.舒暢;爽快。
3.開明;開通。
4.開闊;寬敞。
5.晴朗。
1.可以把水分開的犀牛角。古代傳說中的寶物。
1.唾沫。
2.口吐白沫。
1.泛指長城以內的地區。
1.亦作"口吶"。
2.說話遲鈍。
1.見"口訥"。
1.同"口業"。
1.口中吟詠。
1.內蒙古所產之獸皮。因其以張家口為集散地,故名。
節肢動物口兩側的器官,有攝取食物及感覺等作用。
1.古代的一種人口稅『代指口賦錢。
1.口緊閉。
1.形容緘默不語。
1.猶言嘴硬;說話不讓人。
1.猶口呆目瞪。形容吃驚。
一種樂器,一般上面有兩行并列的小孔,里面裝著銅制的簧,用口吹小孔發出聲響。
口輕1①菜或湯的味不咸我喜歡吃~的,請你少放點兒鹽。②指人愛吃味道淡一些的飲食他~。 口輕2 [kǒuqīng](驢馬等)年齡小~的騾子。也說口小。
1.形容說話刻薄。
1.口張目瞪。形容驚恐。
1.以言語媚人;奉承。
1.見"口若懸河"。
1.口齒伶俐,善辯。
雙唇合攏,中間留一小孔(有的把手指插在口內),使氣流通過而發出的像吹哨子的聲音吹~。
1.口的動作不熟練。
1.猶開口。
2.語氣,口氣。
3.指口音。
4.議論。
〈書〉假托的理由;可以利用的借口貽人~。
1.食物。
2.猶口糧。
1.按人配給的糧食。
1.口舌之事。指進讒言。
指嘴里說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1.猶言為心聲。
1.從口授中獲得。
1.人數。
2.指口數粥。
1.舊俗農歷十二月廿五日煮赤豆粥,全家計口而食,稱"口數粥"或"口數"。
1.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
唾液的通稱流~。
1.順口,隨口。
2.謂不必多思考便可說出。
1.單憑口說,不足為據。
1.見"口若懸河"。
1.謂輕易透露情況或答應別人的要求。
1.見"口誦心維"。
1.口里念誦,心里思考。
1.見"口算"。
1.嘴碎,說話啰嗦。
口頭述說~和平。
1.見"口講指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