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遲速;緩急。
1.治道教化。
2.世事變化。
1.仕宦,指做官。
1.機遇;時機。
2.指事情的變化。
3.事情或問題的關鍵。
1.比喻荒誕不經之事。事火,指祀火為神;咒龍,指咒龍請雨。
1.古代軍事術語。指在戰爭中用來損害敵方的計謀。
2.行事的時機。
3.猶機要;機密。
1.業績,重大的成就。
1.事之究竟。
1.謂人到緊急關頭,就顧不得講規矩﹑禮貌了。
1.事情,事體。
2.同"事機"。
3.事情的苗頭﹑朕兆。
1.處事的計劃﹑謀略。
1.時會;情勢。
1.事業完成;事情辦成功。
2.猶事情。
1.猶言職權范圍。
1.指供食用的動物內臟。
1.行事得當。
2.政事精簡。
3.事實情節;事宜。
1.事情易辦而功效很大。
1.記事的經典。
1.古指"三酒"中冬釀春成的新酒。
1.事奉活著的人,多指事奉新君。
1.時局;局勢。
1.見"事款則圓"。
1.事情,情況。
1.謂遇事只要從容對待,就能圓滿解決。款,寬緩。
1.事情;情況。
1.事情的類似性;同類之事。
2.指文章中引用古事故實以類比事理。
1.事物的道理。
2.事情,事項。
1.用力。
2.指使用武力。
3.供役使的人,仆役。
4.能力;力量。
5.實力;武力。
1.猶言謀利,圖利。
1.成例,可以作為依據的前事。
2.具有代表性的﹑可以作例子的事情。
1.按例付給的薪給。
1.謂依據法律行事。
2.指漢時于秦律之外所增有關賦役方面的法律。
1.對事情的想法。
1.文體的一種,記述人或事的梗概,有別于正式傳記。宋王偁有《東都事略》一百三十卷,記北宋九朝事跡。
2.指人的事跡大略。
1.事物之理。
1.事由,因由。
1.明教徒信奉光明之神摩尼,不葷食。宋時被斥為"事魔吃菜"。
1.見"事魔吃菜"。
1.名目;事項。
2.摘要;事情的概況。
1.指會盟的日期。
1.語出《孟子.梁惠王下》"滕,小國也,間于齊楚。事齊乎?事楚乎?"后以"事齊事楚"喻國家無自主權而依附大國。
1.猶情誼。
1.事情發生或處理﹑了結以前。
1.事物的真相;實情。
2.事理人情。
3.人類生活中的一切活動和所遇到的一切社會現象。
4.猶工作,職業。
1.指軍事指揮上的種種妥善處置。
2.職權;權力。
1.事奉人;服侍人。
2.奉承人;討好人。
3.謂充任下屬。
4.嫁人。
1.用刀劍刺進去。
1.猶言承擔職務。
2.猶事情,情況。
3.職務;職責。
1.從事戰爭。
1.情況,形勢。
1.事奉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