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嫡嗣。指正妻所生的長子。
1.卦爻所居的位次。
1.指爻辭。
2.喻要言妙論。
1.《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
2.《周易》中的爻辭和象辭。泛指《易傳》。
3.《易.系辭下》云,"爻象動乎內,吉兇見乎外",后因以"爻象"指吉兇。
4.形跡。
1.相傳帝堯年老,讓位于舜◇以"堯禪"指稱盛世政治清明,明君相繼。
1.傳說堯時命舜巡視天下,劃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為壇,以作祭祀?!稌吹洹?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后因以"堯封"稱中國的疆域。
1.帝堯與老子的并稱。
1.帝堯陵墓。在今山西省臨汾縣東北七十公里郭村西隅澇河北側。陵前有祠,傳為唐初所建。自元歷清,多次重修,至今完好。按,古籍多載堯陵在山東菏澤與濮縣(今屬河南省)交界處。因河水泛濫,今遺跡無存。依古史"堯都平陽"之說,陵墓宜在山西。參閱《史記.五帝本紀》﹑《水經注.河水四》﹑《嘉慶重修一統志.平陽府》。
1.相傳堯在位九十八年,壽逾百歲,后因以"堯齡"為祝頌帝王長壽的套語。
1.相傳帝堯階前所生的瑞草。此草每月朔日生一莢,至月半,積至十五莢。十六日起,日落一莢,月末而盡。小建則余一莢,萎而不落。見《竹書紀年》卷上。
2.指時序﹑光陰。
1.漢昭帝降生地鉤弋宮的門名。
1.古史傳說堯時天下太平,因以"堯年"比喻盛世。
2.相傳帝堯壽一百十六歲,因以"堯年"指長壽。
1.比喻盛世。
1.謂如堯舜之行。頌揚帝王的儀容舉止。
2.指堯舜的德政。比喻政局穩定而清明。
1.唐堯和虞舜的并稱。遠古部落聯盟的首領。古史傳說中的圣明君主。
1.《論語.泰伯》"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謂堯能法天而行教化◇因以"堯天"稱頌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1.比喻太平盛世。
1.謂圣君的心愿﹑抱負。
1.至高貌。
1.猶菜肴。
1.儲藏菜肴的倉庫。
1.菜肴糕餅。
1.肉類和果類食品。
1.混淆錯亂。
1.猶酒肴。
1.謂切肉為塊,升之于俎。
1.猶酒肴。
1.指菜蔬和糧食。
1.紛亂。
1.肉類食品。
1.各色菜肴。
凈肉經食鹽及硝酸鈉腌制后,再用鹽水煮熟,取出壓緊制成的特色肉制品。香濃味美。以江蘇鎮江所產最為著名。
1.飯菜。
1.各種葷素菜肴。
1.魚肉與菜蔬。
1.以魚﹑肉等做菜的酒席。
1.肉食。
1.美味的菜肴。
1.佳肴美酒。
1.肉食醇酒。
1.豐盛的飯菜。
2.指菜肴。
1.魚肉等比較豐盛的菜肴。
1.肉食。葅﹐同"菹"﹐肉醬。
1.盛菜肴的器皿。
1.即姚黃。
1.牡丹花的名種之一。
2.帝舜和黃帝的合稱。
3.紙名。
1.見"姚黃魏紫"。
1.牡丹花的兩個名貴品種。姚黃為千葉黃花,出于民姚氏家;魏紫為千葉肉爈出于魏相仁溥家。參閱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花釋名》。
清代散文家。字姬傳、夢fd38#人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年間進士。官至刑部郎中◇主持各書院講席四十年。散文為桐城派的集大成者,論文提倡義理、考證、文章三者合一。選編有《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有《惜抱軒全集》。
1.指虞舜和夏禹。相傳舜為姚姓﹑禹為姒姓。
2.指《尚書》中的《虞書》﹑《夏書》。
1.姚崇和宋瓃的合稱。唐玄宗開元時相繼為相,舊史以開元之治二人之力為多,世稱姚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