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燒毀棧道。秦亡后,劉邦和項羽爭奪封建統治權。劉邦為漢王時,軍事力量較弱。在向項羽請得漢中地,由巴蜀進駐漢中時,采用張良計策,故意把沿途所經過的棧道全部燒毀,表示不復返回,無意與項羽爭戰,以此麻痹項羽。見《史記.留侯世家》◇代詩文常提到這個用兵策略。
1.因感受風寒而身體痙攣﹑抽搐。
1.征集;召集。
2.傳訊集中。
1.按冊籍傳喚。
2.猶拘禁。
1.拘束顧忌。
2.禁忌。
1.檢束;拘束。
1.見"拘翦"。
1.亦作"拘谫"。
2.局促淺薄。
1.拘泥于禮教。
1.拘留劫持。
1.守正耿介。
1.管束嚴緊。
2.謂局促得無法回旋。
(言語、行動)過分謹慎;拘束他是個~的人,從不和人隨便談笑。
1.局促窘迫。
1.拘留審查。
1.拘攣不伸貌。一說美好貌。
2.拘泥貌。
3.自適貌。
4.跳動貌。
1.拘謹。
1.拘束厭煩。
1.抽搐;痙攣。
1.約束刻苦。
1.搜括;搜捕。
1.遮攔;攔截。
1.亦作"拘闌"。
2.即勾欄。宋元說書﹑演戲﹑耍雜技的場所。元人亦以稱妓院。
1.見"拘欄"。
1.見"拘累"。
1.亦作"拘縲"。
2.監禁,囚禁。
拘泥禮節熟不~。
1.拘禁于獄中。
1.曲領。古人帽子下垂,用以繞頸。
1.亦稱"拘押所"。
2.治安機關暫時關押人的處所。
1.刻板淺陋。
1.梵語kro?a。古印度計程單位。或作"俱盧舍"。意為"一硼地"。
1.拘束謹慎。一說為勤勞。
2.拘禁;逮捕。
①肌肉收縮,不能伸展自如。②〈書〉拘泥~章句。
1.拉扯牽引,縫補綴合。比喻文章用事過多,反成弊害。
1.俘獲。
1.草名。即皋蘆草。葉似茶,味苦。
1.專賣。
2.限制出售。
1.猶郁悶。
1.古代西域諸城國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于田縣克里雅河以東。
1.拘禁;拘留。
2.束縛羈絆。
1.即拘彌。古代西域諸城國之一。
1.被拘押的人。
1.彎曲之木。
1.見"拘拿"。
1.亦作"拘挐"。亦作"拘拏"。
2.逮捕,捉拿。
1.見"拘那夷"。
1.見"拘拿"。
1.亦稱"拘拿兒"。
2.夾竹桃的別名。
①固執;不知變通~成說。②拘束;不自然~不安。
1.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