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說唱藝術(shù)的總稱。以說和唱為主要藝術(shù)手段,輔以動作、表情、口技等來敘述故事,描繪人物、情景,表達思想感情。一般以第三人稱的敘述為主,第一人稱的代言為輔,分說的、唱的、有說有唱的三種類型。演出時多為一至二三人,歌唱時常由演員自彈(奏、擊)自唱。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走唱、彩唱等,音樂曲式有聯(lián)曲體、板腔體和單曲體。唐代已成為獨立的表演藝術(shù)形式。現(xiàn)代曲藝,按歷史源流和形式特點,可分為評話、彈詞、大鼓、琴書、道情、相聲、牌子曲、快板、時調(diào)小曲以及少數(shù)民族曲藝等類別,約三百余種。
1.謂養(yǎng)護己身﹐無所作為。
2.奉養(yǎng)自己。
1.呈奉計簿。謂盡守臣職。
1.敬詞。祭祀。
1.奉行。
1.接受教導(dǎo)。
1.持節(jié)。謂出使。
1.伺候梳洗。謂充當妻室。
1.敬獻。
1.唐代以來常稱奉圣旨為奉進止。
1.猶敬獻。
奉命。
1.遵從命令﹐接受教誨。
1.俸祿。官吏的薪水。奉﹐通"俸"。
2.持祿。
1.率領(lǐng)。
2.奉行﹐遵循。
1.謂蒙受委屈。
接受使命;遵守命令~出發(fā)。
1.猶言唯命是從。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不敢稍有違背。
1.猶敬慕。
1.敬還﹐退回。
2.敬獻。
1.猶高攀。
敬辭,陪伴;陪同做某事恕不~ㄧ我還有點急事,不能~了。
1.執(zhí)轡。謂駕車。
1.資助之錢。《史記.蕭相國世家》"高祖以吏繇咸陽﹐吏皆送奉錢三﹐何獨以五。"《漢書.蕭何傳》顏師古注"出錢以資行。"一說﹐疑為"贐錢"﹐即路費。見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錢三錢五解》。
2.薪俸。
1.三國魏荀粲﹐字奉倩﹐因妻病逝﹐痛悼不能已﹐每不哭而傷神﹐歲馀亦死﹐年僅二十九歲。見《三國志.魏志.荀惲傳》裴松之注引晉孫盛《晉陽秋》◇成為悼亡的典實。
1.猶恭請﹐多作邀人宴飲之辭。
1.懇求。
1.猶言屈駕。
2.請受委屈。
敬辭,勸告~你少喝點兒酒。
1.敬詞。猶打擾。
1.象對待神靈那樣崇奉。形容對某人或某種事物極其尊重。語本《左傳.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1.見"奉如神明"。
1.商量。多用作敬詞。
1.舉杯敬酒。
1.猶奉巾櫛。
1.侍奉君主﹑上司。
2.致送物品時的敬詞。
1.猶俸祿。稍﹐廩食。
1.獻身;盡職。
2.養(yǎng)身;守身。
1.奉獻盛于器中的黍稷等祭品。
1.遵循天時。
1.侍候;侍奉。
2.信奉;供奉。
1.奉養(yǎng)侍候。
1.捧握長者之手。
2.陪伴;追隨。
1.手持君主的文書。
2.猶言致書﹐給人寫信。
1.奉承順應(yīng)。
1.奉正朔。謂歸順臣服。
1.供奉祭祀。
敬辭,贈送。
1.祿米。
1.奉行天命。
1.明太祖初﹐定大朝會正殿為奉天殿﹐于皇帝所執(zhí)大圭上刻"奉天法祖"四字﹐與臣下誥敕命中必首稱"奉天承運皇帝"◇相沿成為皇帝敕命中的套語。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