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遍觀。
2.猶壯觀。
1.呆立,失神站立。
1.木雕的獄吏。語出《漢書.司馬遷傳》"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于鮮也。"后因以"木吏"借指刑官。
1.雌鸚鵡的別名。
1.不同根的樹,其上部枝干連生在一起。舊時視為祥瑞。
1.常綠喬木。葉子長橢圓狀披針形,花如蓮,果穗球形,成熟時紫色。俗稱黃心樹。南朝梁江淹《閩中草木頌十五首》中有《木蓮》篇。
2.木芙蓉的別名。
3.即薜荔。
1.初步加工后具有一定形狀的木材。
1.木刻的龍。古代祈雨時用之。
2.木名。
3.護堤的木欄。
4.傳說棲息在航海大船里的蛇。
1.磨谷去殼之器具,以堅木鑿齒為之,形狀略似磨。
侗族的傳統民居。流行于湖南、貴州、廣西等地。用杉、松木蓋成。多為六排五柱五空式,頂上蓋茅草、杉樹皮或瓦。一般二層或三層。上層為堂屋和臥室,堂屋內設神龕、火塘,用于會客、休息和吃飯。樓上四周有的還有走廊。下層飼養牲畜,放置農具等。
1.古代傳說中的怪獸。
1.見"木路"。
1.亦作"木輅"。指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種車,只涂漆而不覆以革,亦無金﹑玉﹑象牙之飾。
2.晩清初辦鐵路時建議試制的木軌路。
1.古代一種兵車。用于攻城。
2.刑具。為裝有輪軸的木架,載犯人示眾并處死。
3.一種運載工具。
1.木底鞋。
1.木名。葉似木槿而薄細,花黃似槐而稍大,實如豌豆,圓黑堅硬,可作念珠。
1.樹葉凋落。
1.病理變化緩慢或不能在短時期內治好的病癥。
2.比喻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犯的落后于事物發展的錯誤或缺點。
1.輕慢戲謔。
1.謂口出放肆之言。
1.藥性發作緩慢的毒藥。
1.不要。
懶惰玩忽;輕慢侮辱慢易生憂|諭誡陪祀官毋慢易|高祖箕倨詈,甚慢易之。
1.浪蕩遨游。
1.輕慢怨尤。
1.亦作"慢游"。
2.浪蕩遨游。
1.遲鈍無知。
1.不以禮葬。
1.見"慢帳"。
1.見"慢帳"。
1.沒本事;不中用。
2.亦作"慢仗"﹑"慢張"。動作緩慢,慢吞吞。
1.怠懈的心志。
1.拖延滯留。
隨手寫出的表現形式靈活自由的文章(多用于文章的題目)燈下漫筆|戒庵老人漫筆。
1.大波。
1.謂因剝蝕脫落而凝不清。
1.猶漫不經心。
態度隨隨便便,根本不放在心上小明貪玩,做起作業來漫不經心,只求速度不求質量。
延續、延伸得很長漫長的黑夜|漫長的歲月|漫長的窄谷。
1.徒成,枉成。
2.隨意寫成,信手寫就。
1.散漫。
2.空泛虛妄。
1.銅錢上沒有字的一面。參見"漫面"。
1.隨意貌。
光照射在粗糙面上向各個方向反射的現象。因粗糙面各處凹凸不平,各點的法線方向互不平行,在平行光照射下反射光線也互不平行。人們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就是因為其他光源發出的光在物體各個粗糙表面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1.內蒙古西部地區流行的一種民歌。曲調融和了蒙﹑漢民歌的特點。
1.即縵胡纓。武士纓帶名。
1.不受門戶限制的學派。
1.隨風翻卷。
2.遍卷,席卷。
1.見"漫決"。
1.隨便發問。
1.縱情放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