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斥責。
1.贈給喪家的車馬衣物。
1.因助辦喪事而贈送的財物。
2.謂因助辦喪事而以財物相贈。
1.因助辦喪事而贈送財物。
1.為助辦喪事而贈送的財物。
①故意離開或隱蔽起來,使人看不見這幾天他好像有意~我。②離開對自己不利的事物~風雨 ㄧ不應該~困難。
1.謂縱然一時躲避,但終究不能根本脫身。
指有意掩飾或避開事實真相你談問題要和盤托出,不要~。
1.猶言避風頭。
1.猶躲懶。
(~兒)逃避工作或勞動;偷懶。
1.捉迷藏。
1.隱藏。
1.相傳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為蕺山老姥書扇,此姥既得厚值,數來求書,羲之厭苦,避于戒珠寺山石后,因名其石為"躲婆石"。見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
躲閃;讓開一輛救護車急馳而來,人們紛紛往兩邊~。
1.舊俗以人初死之鬼魂為煞,舉家出門躲避,謂之"躲煞"。
迅速使身體避開小王~不及,和他撞了個滿懷。
1.猶偷懶。
1.躲避推卸。
1.躲避災難。
欠債人因無錢還債,避開跟債主見面。
1.猶避債。
1.垛子。指箭靶。躲,用同"垛"。
1.躲避。
1.指摘。
1.下垂的翠葉。
1.松弛馬勒。
1.偷懶。
1.躲避,避免。
1.方言。指輕薄少年。
1.盤曲下垂貌。
1.頓足,用力踐踏。
一種人造石料,制作過程是用石屑、石粉、水泥等加水拌和,抹在建筑物的表面,半凝固后,用斧子剁出像經過細鑿的石頭那樣的紋理。也叫剁假石或斬假石。
1.破敗剝蝕。
1.墮壞﹐毀壞。
1.倒塌破碎。
1.墜落。
1.柱端木,即斗栱之類的木構件。
1.謂廢棄成法。
1.毀城。
1.廢弛。
1.亦作"墯怠"。
2.怠慢;懶惰。
1.落地。指出生。
1.脫發禿頂。
1.猶毀壞。
1.毀棄;荒廢。
1.猶懶漢。
1.猶言失敗。
1.南海古國名。亦譯作"獨和羅"。南與盤盤,北與迦羅舍佛,東與真臘相接,西鄰大海。見《舊唐書.南蠻傳》﹑《新唐書.南蠻傳下》故地或以為在今湄南河下游。
1.拆毀。
2.敗壞。
1.見"墜茵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