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盔甲。牟,通"鍪"。
1.亦作"棲退"。
2.隱退。
1.見"棲托"。
1.亦作"棲蝸"。
2.《莊子.則陽》"有國于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尸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因以"棲蝸"為典,比喻所處所爭者十分渺小。
1.晩宿的歸鴉。
1.亦作"棲梧"。
2.《詩.大雅.卷阿》"鳳皇鳴矣,于彼高岡;梧桐生矣,于彼朝陽。"鄭玄箋"喻賢者待禮乃行,翔而后集……鳳皇之性,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孔穎達疏"諸書傳之論鳳事,皆云食竹棲梧。"本謂鳳凰息于梧桐樹上,后用以指賢者擇明主而從或明君禮賢下士。
①止息;歇宿一群歸鴉,棲息在林間。②指隱居棲息煙霞。
1.隱居的賢士。
1.謂憑險而據守。
1.亦作"棲翔"。
2.止息與飛翔。
1.棲止,歇息。
1.亦作"棲屑"。
2.奔忙不安貌。
1.亦作"棲心"。
2.猶寄心。
1.猶游憩。
1.唐盧仝《示添丁》詩"忽來案上翻墨汁,涂抹詩書如老鴉。"后因以"棲鴉"比喻稚嫩拙劣的字。多作謙辭。
1.亦作"棲巖"。
2.棲息于山巖。指隱居山林。
1.猶隱居。
1.隱居賦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有《棲逸》篇。
1.寄寓心意。
1.亦作"棲翼"。
2.指安身之處。
1.亦作"棲音"。
2.停止啼鳴。
1.亦作"棲隱"。
2.隱居。
1.亦作"棲景"。
2.隱跡;寄身。
3.棲息的身影。
1.亦作"棲游"。
2.隱跡優游。
1.猶寄居,暫住。
1.猶簡約。
1.棲于云霧中。謂生活于高山。
2.指隱遁。
1.指棲息﹑喧叫之鳥。
1.棲居。
1.道家謂存養真性,返其本元。
寄居;停留棲止佛寺|幾只麻雀棲止在樹梢上。
1.亦作"棲志"。
2.寄托情志。
1.棲止佇立。
1.滯留。
1.謂擱置不用。
1.亦作"棲住"。
2.居住。
1.棲身避世。
1.猶隱跡。
1.亦作"棲踤"。
2.佇立棲息。
1.親屬和親愛的人。
1.悲傷。
1.外戚親貴。
1.親戚。
1.見"戚姻"。
1.窮迫,迫促。
1.亦作"戚?"。
2.親族。
1.亦作"戚蕃"。
2.近親藩王。
1.見"戚藩"。
1.外戚輔臣。
1.猶戚里。貴戚居處。
1.親戚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