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泛指王侯。謂最高統治者。
1.貼在卷軸及書籍封面上的字條。
2.寫有文字﹑貼在封套正中的紙片。
3.由主管人批注意見的紙片。
1.簽注意見貼在正文上的字條。
1.猶名帖。標有姓名的帖子。
1.宋官署名。即簽書判官廳。職掌審定所進呈的文案。
2.指其職官簽書判官廳公事。
1.寺廟中裝盛簽詩牌的竹筒。
1.署名﹐畫押。表示負責。
1.舊時官廳中的辦公處所。
1.舊時官府中主管長官的辦公室。
1.辦公桌。
①國家允許本國或外國公民出入其國境或過境的手續。一般在該公民的護照或其他證件上簽注、蓋印。有些國家之間簽有協議,公民可以互免簽證出入對方國境。②指上述有效證件。
1.謂批閱處理公文案卷。
1.加有標簽便于檢取的卷軸。常用以泛稱書籍。
1.謂簽字捐助財物。
1.在文稿或書籍中貼上或夾上紙條﹐寫出可供參考的材料。今多指在送首長批閱的文件上﹐由經辦人注出擬如何處理的初步意見。
2.在證件表冊上批注意見或有關事項。
1.以竹簽刺手指足趾的酷刑。
1.簽條。貼在封袋上的狹長紙條。
2.即扦子。參見"簽子"。
1.舊時關卡上的檢查員。
1.猶簽名。多指在文件或紀念物品上親筆寫上自己的名字。
1.謂虧損坍圮。語出《詩.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1.猶飄蕩。騫,通"鷑"。
1.虧損缺少。
1.正直耿介。
1.騰飛。喻仕進。騫,通"鷑"。
1.謂馬腹低陷。
1.猶展翅。
1.飛動貌。騫,通"鷑"。
2.指飄逸。
1.傳說中的月中樹林。
1.枝葉上下拍打貌。騫,通"鷑"。
1.失期,約期而失信。騫,通"愆"。
1.飛翔貌。騫,通"鷑"。
2.放肆貌。騫,通"愆"。
1.越墻。
1.騫林。
1.貶抑,損削。
1.猶飛騰。騫,通"鷑"。
2.謂地位上升。
1.騰飛。騫,通"鷑"。
1.損害污辱。
1.飛舞。騫,通"鷑"。
1.升騰。謂地位高升。騫,通"鷑"。
1.飛翔。騫,通"鷑"。
2.比喻仕進或宦途得意。
1.提起衣裳。騫,通"褰"。
1.高亢激揚。
1.飛舉貌。騫,通"鷑"。
2.比喻地位上升。
1.憂郁,郁結。
1.采摘;采取。
1.采摘花草。
1.拔取敵方旗幟。
2.高舉旗幟。
1.采摘。
1.猶褰裳。提起衣裳。
1.猶言旗手。
1.撩起帷幕。
2.東漢刺史到任,迎接他的車子照例要掛著赤帷裳。但冀州刺史賈琮到任時,登上車子說"刺史必須廣視聽,察美惡,怎么能掛起帷裳來塞自己的耳目呢?"吩咐把帷裳褰起來。所屬各地聽到此事,都深為震動。見《后漢書.賈琮傳》◇亦以"搴帷"稱高級地方官履任。